“范跑跑”跑饭碗不该折身跑回讲台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文 朱慧卿/图
11月28日下午2时许,因在汶川大地震中扔下学生独自逃生的“范跑跑”将正式受聘于北京某教育学校,担任该校文科教研室主任和潜能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并将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公讲人文关怀及如何考上北大。该校校长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看人,相信范美忠完全能胜任学校人文课堂和文科教学工作,让学生获得巨大收益。(12月24日《新京报》)
范先生一跑成名,不仅让网友展开了贴屏混战,还一直闹到教育部出来批评范美忠的“跑行”,及至其丢掉教鞭。范跑跑或许是一个内心憋不住话的人,他丢下学生跑了就算了,还使着性子跑到网上甚至凤凰卫视上去表白,跑到报纸上去长篇大论人文精神。虽然网文曾以每天几十万的占击率往上飙升,但博文的高“点击率”不仅不能当作再就业的饭碗,还可能割伤自己的敲击键盘的手指。
是的,每一个公民都有生存权。待业家中的范先生当然有选择再就业的权利。而且,作为公众不宜一直用道德的眼光去鞭苔范跑跑的就业权,尊重范美忠的生存权实际上也是尊重我们自己。但我认为,范跑跑的再就业行为只要合法干啥都行,就独独不宜重回讲台,再执教鞭。因为,范美忠把教师资格证教“跑”没了,再就业当然就是无证上岗。这就像医生跑脱了行医证,司机跑没了驾驶证,警察跑丢了警官证,都将面临道德与法规的双重惩戒,而要重回岗位必须再次取得岗位资格证。
其实我不想再说“范跑跑”了,就让范先生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这几个月来的孤单与喧哗吧!但看到北京这名未具名的学校校长抛出的“范老师让学生获得巨大人文教益”的论调后,仍未免唏嘘。要我说,这不是一种人文价值关怀,而是社会价值中的迷失。因为,且不说范先生抛弃学生自逃的行为对与错,就他先后发表的这一系列歪论而言,他真的不配做一名教师。他的一切辩论、一切炒作,即便技巧娴熟,也无法掩盖其极端矮化的人文价值标准。
实际上,“范跑跑”这种对职业道德操守的低标准要求,即便在个体公民价值颇受尊重的美国也必然会被吊销教师资格证的,而且即便有学校也像我们国内的少数学校那样“好炒作这一口”,让范先生重回讲台,也难以受到学生尊敬,完全可能出现课堂上只有教师没有学生的寥落场面。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先跑可以说是求生本能,只涉及私德,但作为道德之范的教师来说,从他跨步开跑的那一刻起,就已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这种师德沦丧,在地球任何一端都难容于社会主流人文价值观。
所以,“范跑跑再执教鞭事件”虽然看似个案,却击中了当前中国人文价值教育体系的软肋。近年来,我国教育“重智轻德”倾向渐显。只要才智出众,即便将才智用于贪赃枉法,似乎在社会上一样能找到不少倾慕者。出现这种“智力上坡、道德滑坡”的社会价值失衡现象,根源还是教育培养理念上的偏颇。我们的人文价值教育体系是到该重构的时候了,显然,重构的主角不是“范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