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话频道
明话频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95
  • 关注人气:6,7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别匆匆拉下“医改纳谏”的卷帘门

(2008-11-17 18:02: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11月17日这天的各大网站,以显要位置转载了中国政府网的一篇小结医改征求意见稿的通报。网站使用了《超9成民众对新医改方案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议》的醒目标题。该文称,征求意见活动于14日正式结束。通过网络、信件等方式共收到了“民谏”35260条;总体评价看,超90%的群众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建议。群众普遍认为,“意见稿”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性意见,方向明确、内容全面。

   

该篇关于医改纳谏的总结通报的权威性不容置喙,但其客观性与展露民智原生态性却令人忧虑。在这3万5千多条民谏中,果真有超9成民众对医改方案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议吗?我看悬。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我们的民谏整理者们,仅需走出机关到坊间百姓的病床前走一走,便会得到与此截然不同的结论,说不定会有九成的百姓对之前的空洞无物的“理论医改”有较大意见。而且,完全可能听到非常刺耳却很受用的触及制度体系内核的真知灼见。

 

恕我戏谑揣度此统计的路径:全国13亿公民,一个国家发改委网站收到意见3万5千条,就算每条意见一人,那么全国只有3万5千人反对,那姑且将没提意见的都算作“积极评价”吧,所以便得出了只有0.026%民众反对医改草案的奇怪结论。这种幽默的统计法,好比举行一场选举会,请没到场的公民举手反对侯选人一样可笑。试想,中国数亿躬身田间的农民,还有上亿奔波他乡的民工兄弟,以及城市低层市民,他们的对“看病难”的意见进入“三万民谏”中了吗?

 

实际上,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医改方案,其空洞无物的程度似乎早已是民众共识。与其说是百姓对医改方案一看即明,还不如说是一篇“无比正确、汪洋恣肆”的理论文章。由于里面纵议成份太多,原则性东西太过丰富,使百姓看不到具体东西。特别是对那些抱肚喊痛,希望尽快回归“看病易”的百姓来说,对新医改的希望或许又变得迷茫起来。所以,在医改具体实施方案未出之时,要百姓说啥,怎么说,这都是困难而不具操作性的。

 

要我说,医改要迈向成功之阶,须正视公民医卫资源平等的问题。需要抓住要脉的办法是,全国老百姓与公职人员享受同等医保。再不能出现诸如吃财政饭的人生病全报甚至“生病创收”,而非强势国有、非垄断企业的职工,特别是大量城镇小企业职工,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自缴医保,得了大病也只能报销六成这样的公共医卫资源不平的怪况。恕我直言,什么时候把这一核心命题拿到桌面上接受公议,并用制度去保障所有公民同等享受医保,什么时候就是医改走向成功之时。

 

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真实版的医改民智和盘托出,如果已接受到的民谏里面包含过多精英,而缺失正在脚手架上挥汗劳作的民工和城市贫民的声音,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这么匆匆地拉下“医改纳谏”的那道卷帘门。不但不应拉下,还应广开言路,疏通民意淤塞,充分听取各阶层民意。我想,既然10多年医改失败,百姓都这么硬生生地“痛”过来了,当然不会在乎医改“临盆”前的这段时间的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