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明堂之十二:记住“癌症小伙”脸上的微笑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左图:英俊的尚蒂;右图,13日在水立方比赛)
周明华/文
今年6月,24岁的尚蒂在美国奥运选拔赛前被确诊患癌。当时他没有对外透露这一消息,仍坚持参赛,并获得200米蛙泳奥运参赛资格。为了参加奥运会,他已将手术日期推迟到奥运会后。在13日进行的男子200米蛙泳半决赛中,忍受着病痛折磨的尚蒂坚持游完了全部赛段,虽然最终未能进入前八,但是对于尚蒂而言,在结束了“水立方”这个梦幻战场之后,他面临的是更加冰冷残酷、性命攸关的战役。(8月14日《新快报》)
13日,“水立方”沸腾了,看台上在齐声呼喊着一个名字,不是领先的“蛙王”北岛康介,而是美国小伙尚蒂,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把加油声和掌声给了他。我想,看台上的观众心中最闪光的那块金牌其实早已倾情发出,那就是给这名已检查出身患癌症的尚蒂。同样在12日,韩国小伙李培勇举重时受伤倒地,他坚强地拖着一条伤腿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试举,最后一次,他被杠铃拖趴在地时,但他依然从地上爬起来,那一幕,观众为之动容,报以热烈掌声。
这看似一个体育赛场,实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方精神历练地。它践行的是对奥运梦想的恒定追求。只要承诺了要来,就一定心情愉悦而信心满满地来北京。观众眼神的“追光灯”永远紧随着李培勇、尚蒂这样的奥运梦想坚守者,这种坚守的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的辉煌所在。尚蒂虽然止步于前八名的泳池之外,但他这份对奥运梦想的追求,对短暂人生真谛的崭新定义,使他成功地迈上了奥运会殿堂,在全球观众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意志和精神。
因为赛场本身就是浓缩的社会人生。参加奥运,能摘金夺银固然是实现人生梦想的飞跃,但大多数人注定是比赛的平凡人。激烈的社会竞争,冷酷的生存法则,使得现代人格外需要一种人性力量获得精神上的救赎。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名言。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年长盛不衰,并焕发生机,靠的是啥?是一种增进友谊、公平竞赛的人性精神之光的百年照耀。而奥运的内涵早已超出竞技体育的单一范畴,它正以宽广的胸怀涵盖人类所有的美好向往与情感,为全人类构建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记住奥运会上的每一名参与者,因为他们都在抒写着自己人生的“奋斗史”,记住李培勇和尚蒂这两名小伙子脸上动人的笑容,去感受他们身上发散出的那股动人的体育魅力。只有这样,我们在欣赏奥运竞技比赛项目的同时,才会欣赏比赛中体现体育灵魂的东西,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添加一份向往与情感,为人类构建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而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