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房奴”拽去当个人赌局筹码
(2008-07-25 18:56: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由断供等引出的房地产市场危机论,引发了政府是否“救市”之争。此前北大教授徐滇庆与地产评论员牛刀的赌局风波刚过,一新赌局却又诞生——战胜徐滇庆的牛刀声称“政府不会救市”,以反驳经济学家赵晓“政府一定救市”之论。牛刀称,若自己输了,会在大连选一家媒体做整版广告道歉。据悉,赵晓23日称,不会接受牛刀的挑
上次牛刀硬是把徐滇庆赌至“割肉”,在广州一家媒体上作长篇道歉,当时让众多房奴和正在“房奴门坎”上徘徊是否跨进的网民稍稍舒了一口气。可牛先生上次的“赌利”尚未消化掉,而今转身又来摆开新的一盘赌局,而且这回准备拉经济学家赵晓上PK台,不出所料,众多网民和笔者一样,对此已没了丝毫兴趣。因为我们愈来愈清晰地发现,网民与房奴倒像是牛先生身边那盘个人赌局中的提上提下的筹码。
笔者也是一名常敲键盘打字的评论员,原本与牛先生当是同路人。但恕笔者直言,想完成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评论佳作,离不开思想与语言的创新。第一次设赌将堂堂北大教授徐滇庆“娱乐”进来,再使其“落荒”出局,这多少还有点符合“眼球经济”规律的成分。但第二次老调重弹,再搭PK台,那真是了无新意。即便你第一次设赌尝到了甜头,也总不能让房奴与网民一天天陪着你这样原地踏步式地一路赌下去呀?
就是那次“徐牛之赌”,对牛刀来说,或许能大幅度地提升知名度,对徐教授来说,将被动接纳房奴的“板砖”。但对为房憔悴的百姓来说,他们压根儿就对此不感冒,根本不在乎你们谁赢谁败。因为,这“赌局”虽然颇有点文化色彩,但从它一经见诸大众媒体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块只会让“媒体短暂开心、贫家恒久揪心”的“炒料”。你这边是“媒体联动”一派闹嚷嚷的景象,而苦于虚高房价折腾早已身心疲惫的百姓那头,他们依然只能挤在十几个平方米空间里黯然神伤。
他们伤神的理由是,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发布数据称,7月份,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5%,比上月上涨0.4个百分点。这个冰冷的数字几乎可以证明,由炒家掀动的这场貌似恐慌的房贷“断供潮”并不可怕。网民之所以对这种赌局生厌,是因为他们明白,房价涨到每平方米一两万元这种畸型地步,其原因不仅是房地产商的心像“媒炭”一般黑,而且作行政监管者们存在严重缺位或乱位造成。
房奴们希望看到的是,房地产商和房市监管者兑现房控国策的切实行动,而不希望“赌神”们将他们的倾情关注变成他们手中的筹码,最终演变成一场娱乐闹剧。一个公平文明和法制健全的社会,对涉及民生问题的政策往往会提供各种有效的途径,听取有关政策制定的各方不同意见,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从而使政策的制定有利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这些华而不实的赌局注定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