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应像日本那样速推校舍补强计划

(2008-05-22 02:50: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汶川一震,举国同悲,万千报网无色彩,全国下半旗致哀、民众默哀三分钟,三天哀悼日21日已结束。截至5月20日18时,地震已造成40075人遇难,247645人受伤,累计失踪32361人。与此同时,四川和甘肃等灾区复课的新闻渐次传来,甘肃陇南市文县已有15所中小学校复课。而四川除了部分学生被转移到一些正规的学校授课外,大部分学生是在帐篷里接受教育,且第一堂课大多安排了心理疏导教育。

 

这次大地震最令人心痛的是众多校舍倒塌,很多学生娃被瞬间夺走如花般的生命。这份惨烈刺痛着地球人的心扉。据四川省政府新闻办通报,截至14日各地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单是校舍就倒塌了6898间。这一消息给日本政府极大震惊。5月16日日本内阁紧急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的进程。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校舍的补强施工,全速推进“校舍补强计划”(5月19日《人民日报》)。

 

与日本速推的“校舍补强计划”相比,我们速推的学生“复课计划”,是不是有些不够理性的成份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日本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防震的基本原则就是将所有校舍建成“第一避难所”。之所如此,因为日本政府在那次地震后吸取了经验和教训,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硬性规定所有学校教学楼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那时起,学校便成为每一个地方最牢固的建筑,自然也成为了地震后灾民的第一避难场所。

 

几十年过去,虽然日本像关东那样的惊天大地震灾难未能再次发生,但看到中国5.12地震重大灾情后,依然全速“升级”他们原本就比较坚固的校舍防震级别。这种政府理性,相比于我们急着安排灾区孩子“复课计划”的举动来说,显得更有理性和智慧。天灾与财富其实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地球人只有将灾难最大限度地利用为防止新灾难发生的人类财富,才是积极而科学的行为。显然日本人对地球人灾难的态度,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因为他们学会了在伤痛中医治伤口,将地球上任何一次灾难迅速转化自身防灾减灾的共享资源。

 

而现在汶川、北川、青川等地的余震不断,而且还有伴随着较大余震的可能;一些山体还可能进一步滑坡,有小型水库甚至已出现了裂缝;不管是孩子还是老师,他们不少人失去了亲人和朋友,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的伤口还滴着血。在这个时候,科学而及时的物质与精神上的救助和抚慰,显然比复课重要得多。并且,我们应学习日本这种极端务实的态度,尽快跟进严查校舍的质量问题,不防震的校舍坚决不能进入。特别是对灾区那些偷工减料、工程腐败的单位与个人要予以严惩。只有这样,才是防范新的校舍不堪一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