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话频道
明话频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95
  • 关注人气:6,7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亿“太阳工程”似乎没有“阳光感”

(2008-05-02 02:29: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千亿“太阳工程”似乎没有“阳光感”

(美丽而安祥的朝天门,会不会因为五星级游轮太多而从此安适不再呢?)

 

周明华/文

28日,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山水都市”旅游精品—“太阳”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太阳”工程指争取在两三年内,使全市旅游发展形成众星拱日、众星托月、日月同辉、繁星闪烁的格局。日月即主城和长江三峡,众星即大足石刻等众多风景区。“太阳”工程拟投资1067亿元建设,包括20艘五星级豪华游轮,30家五星级饭店等内容。工程有望在2012年实现。(4月30日《华西都市报》)

 

请允许我用“大为惊诧”来形容此时的心情。用短短三年时间,投入1067亿资金,只为建未来市场前景不明的五星游轮和酒楼,还颇含雅意地冠以“太阳”之名,这的确让人费解。太阳者,阳光也;阳光者,坦荡而健康向上也。五星酒楼与油轮,包括两千多万重庆公民在内,由于它远离草根民众,中低收入人群不敢去享受,所以这50个“五星级硬件”算不上为老百姓做事的“众星”,它们“拱起”的更不是一轮照射苍生大地的太阳,而是冲着那些少数富人与高官去的。

 

不仅这工程未有明媚的“太阳感”,相反其公共信息的披露过程还极不阳光。可以这样说,这一公共行为,完全行走在公共决策的暗箱之中。这自然让我想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山东济宁将投资300亿元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受到逾百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重新论证。这一公共建设信息一经披露,旋即举国震惊,而当地领导不得不多次出来回应。不管回应效果如何,使该事件始终会受到公众置喙,倒是很确定了。显然,济宁的这一旅游文化工程与重庆拟投资千亿的旅游工程相比,尚系“小巫见大巫”。

 

之所以济宁的“标志城事件”能一路争议到两会议台上,而重庆这一“太阳”工程直到本月2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审议通过了,纳税人才顿然知悉,个中原因固然较多,但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决策者有意将这一工程的决策、市场评估、专家评审,人大审议等过程“隐蔽化”。不管今天这一豪华工程的晒出,将中低收入人群的心“晒得”如何寒冷,反正现在是“生米煮成了熟饭”,政府会议已经全票通过了,至于公众的感受、纳税人的意见、人大的审议等均可以搁置一边。

 

当今国人收入,这几年的确在持续增加,据重庆市政府网数据,重庆去年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6元,增长2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万元,增长18.5%。但这一步子不大的收入增幅,特别是年收入总额仍严重偏低的现实,对中低收入百姓来说,他们尚面临着“吃住行教医”等并不轻松的基本民生堪负,要他们去“品尝”政府引导的投巨资建成的“太阳工程”,即便是一年去体验一次“五星级感受”,我看都还是痴人说梦。

 

其实,不管是“太阳工程”,还是“月亮项目”,与老百姓当前民生实境最贴心和工程,就是最阳光、最让百姓满意的工程,这是考量工程是否脱离苍生的一把标尺。如果决策与实施工程的程序与路径不透明,与当前公民基本民生的投向不脉合,即使投入再多的公共或社会资金,也难以得到公众的好评,最终那几十座五星级酒楼,恐怕只能成为一座座远离民心的没有任何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怪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