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制医改亟待投入和公平两翼并举

(2007-10-13 19:23:31)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时事评论

周明华

卫生部长陈竺近日表示,中国医改涉及的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协调工作,卫生、医药、保险等部门将要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推进改革。要给所有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基础医疗体系,这个体系需要覆盖不仅仅是城市,而且是农村,包括所有的中国居民,给他们提供基本的基础医疗。”

 

尽管之前有媒体透露,一些参与制定8套医改方案之一的专家与有关部门签下了令人费解的“保密协议”;即便多至14个部门联合主导的“医改方案”一直雾中开花,像一名“闺中小姐”一样在低调气氛中暧昧前行,但任何一次细微如针的有涉医改的小讯息都能瞬间绽放出大朵的“民意花瓣”,旋即引发一场众议哓哓的大讨论。原因很简单,因为医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包括患者也包括医者,牵涉到14亿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显然,不管现在正在协调的医改方案有多少套,但最终亮相的那一套要迈向成功之阶,亟需号准苍生脉搏。

 

毋庸讳言,我国要“实现人人享受平等就医”的环境欠佳。当前,我国逾五成的居民无钱就医,有近五成农民只能病死家中,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在我国财政收入去年达4万亿的情形下,我国在世卫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卫公平性的排序中却居世界倒数第四;干群医卫保障资源不公现象渐次突出,中科院去年披露的调查称,在我国财政投入的医疗费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等,仅此一年开支就达数百亿。

 

就连这微不足道的2%的公共医疗资源,都有80%集中在利益扭曲意识地驱动下诡异逆行。我们完全能毫不费神地想像得出,那些处于社会低层的非既得利益阶层、非党政干部人士,他们所面临的切肤之痛和就医之难的揪心程度。在此医卫不公生态下,医改重制决策者们,应力避专家的精英思维,尽快引进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制衡和监督医改拟制者的公共权力的“自肥行为”,实现医卫资源的公平设置。因为制定和决定医改方略者,处在这场意识革新的最前端,可谓是刀锋上的舞者,只有牵挂苍生才能最终品尝到新医改成功的气息。

 

可以这样说,医卫公平不立,医改失败难免!如果最终方案绕过或“技术性冷却”这一核心问题,那么,中国公民均还将面临着看病贵、看病难的煎熬。我们拿离我们较近,国情和国况较为相似的印度来说,医改却没有成为他们的世界性难题,他们的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上至总理下至街头拾荒人。印度在全国建立了近7万个初级医疗中心、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等。所有病人到这些政府医院看病,从挂号、手术到药品各项服务一律免单。而“款爷们”可以去私立医院“高消费”,他们国内几乎听不到一丝儿公民为“医卫公平”的闲言碎语。

 

为此笔者建议发改委和卫生部将网站曾经公开征求到的关于医改的所有真知灼见甚至包括犀利或批评的意见予以公开,特别是将医卫不公的内幕与政策性成因和盘托给中国公众,这些信息系牵每一名公民的生命健康,与国家机密扯不任何联系。以期举公众合力,彻底切除这个“特权意识”所滋生的“医卫怪瘤”,加大财政投入和公平分配医卫资源实现两翼并举。原因无它,因为每一名中国人的生命都该得到敬畏与呵护,生命的天然价值没有地位级别之分,只有血肉筋脉相勾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