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近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该榜是世界级的财富领先企业在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的一次综合考量。几家中国企业的排名较靠后,排名第63和64位的中石油及国家电网公司,在榜单中位居倒数前两名。国家电网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员对此质疑道:我们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评估,“公司非常重视社会责任的,是第一家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央企”。(11月15日《新民晚报》)
美国这家杂志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具体标准来制作这个“榜单”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于此,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轻易去复制那些国际眼光甚至还可能是“有色眼光”来考量自身企业的社会责任现状,因为那样轻信只会长人家志气,损自身企业发展之“元气”!
但我们暂且搁置其真实性与合理性不谈,还是该引起一定的反思。不管是高居榜首的英国移动电话运营商沃达丰,还是摘银夺铜的英国石油公司与荷兰皇家壳牌,榜单上均是与各国公民民生攸关的能源、电子等公用事业领域的企业。对这类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状况,我们理应投入足够的目光与有序的考量。斯特里顿说过,“我们决不应迷失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浓厚的社会忧患意识氛围,那么,在这个社会上生息的组织与个人的前途都将置于一种苍白之中。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我国企业的这种社会责任意识还显疲弱。就拿近日油电煤气要与国际接轨拟涨价来说,我国公民收入是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而就在这种收入失衡的景况下,仍有消息传来,上周美国汽油全国平均价格为每加仑2.20美元,相当于每升约4.56元人民币。而北京目前93号汽油价格为5.09元/升,已高出美国油价。
诚然,能源企业要规避国际风险,但越是如此,国家越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越应督促他们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构筑。记得中石油集团总经理陈耕在年初曾宣布过,2005年利润为175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其净收益已达806.8亿元人民币。这让他们已走在国际前头,中石油在全球油气公司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壳牌等。
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呢?颇让人汗颜,往往是商品价格跟涨难跟跌,赚钱厉害但反哺社会寒碜。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去年数百上市大型企业回馈社会的捐额为零;200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人均捐款仅0.92元人民币,而美国人均捐款828.7美元,两者相差7300多倍。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带有龚断性质的公共企业,他们的社会责任越差,这个国家的公民之民生堪负就越重。当前,我们应找准企业社会责任感低落的意识和制度缺失之根源,尽快唤醒更多的企业与社会同呼吸、共忧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