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返公仆意识的第一步,继续走好!

(2006-10-22 17:52:21)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21日称,该委所有副处级以上干部,将轮流乘公交上下班。据悉,10月1日,重庆发生30死的公交坠桥车祸,暴露出公交秩序混乱等。目前,该市组成了23个暗访组,市交委每天至少有两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乘坐公交上下班,配合暗访组,掌握公交状况、将每日情况书面报告(10月22日中央广播电台)。

  应该说,不管这个“轮流”办法是否出于“10.1特大事故”所逼出的行为,也不管它是“秀”和“非秀”,“秀”给谁看,此举终究体现了政府部门想认真整顿公交秩序混乱和切实廓清公交体制层面上存在之矛盾的决心。因为,任何公仆不管其官阶高低,要做到切实为民谋利,制定出直抵民心的政策,必然离不开体验莘莘民众之艰辛。

  但它只是各级干部从机关走进民间的开始,是公仆归真返璞所迈出的第一步。要使官员成为百姓心中的那块没有琢磨过的“璞”,行走在百姓身边的邻里人,就需要官员们继续走好,走得一天比一天彻底,让众多官员将与民同乘公交形成一种行为习惯,最终使迈进这张官民和谐图景里的公仆愈来愈多。

  这是当今打造廉政和构建和谐社会之必经之路。为何当前每每一则公车新闻,总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是源于公车开支居高难下,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始有车改设想,当时,全国有350万辆公车,每年“吸没”3000多亿元的财政大单,远超过国防开支;一些干部违规配车日趋豪华,坊间民意早就将“官屁股下的车轮腐败”看作一块久刮不净的诟病;而各地传来的车补、车改信息之混乱已严重消损着政府之公信力。

  而重庆这个“副处级”以上“轮流”乘公交的语境中,至少发散出几个意味深长的信息:原来副处级以上干部就有专车;领导平常不“轮流”之时就可“公车私奔”,换言之“乘公交”只是偶尔坐坐罢了!实际上,1981年6月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等制定的《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汽车配备和用油定量包干的暂行办法》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单位的副部长级以上干部,按每人配一辆小轿车”,之后再没有出台全国性的公车配备新政策。

  那么,全国副部级以下干部所配的数百万辆专车,均应看作是“黑户”才对。我们还遑论什么“副处”就有专车呢?这让我想起英国伦敦市和美国纽约市的现任市长利文斯通与布隆伯格,以及韩国首尔市长,他们三人都是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利文斯通挤地铁时,有座位时他就坐下看书,没座位时便站着阅文件,偶尔与相识的人打打招呼、耸耸肩;布隆伯格把每天乘地铁上下班看得很平常;首尔市长不仅自己每天乘地铁上班,还把一市的公车数目严控在4辆的程度。

  如果每天在熙熙往来的公交车上,市长、厅长、处长能像利文斯通们那样与邻里百姓同坐一椅,相识一笑,并切实得到为民服务的鲜活资源,如此一卷官民和谐图的“赏心度”定然很高。所以,重庆市交委规定副处级以上干部“轮流”乘公交的作法固然让欣慰,但百姓更期待这种行为成为一种范围扩大了的行政常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