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量子理论统一牛顿、爱因斯坦引力理论

(2023-02-22 21:14:29)
标签:

学术研究

理论研究

分类: 物理理论
两个量子是相互吸引的,并且同类型两个量子之间的引力的大小和两个量子之间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同类型两个量子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类量子组成波的波长,换句话说,同类型两个量子之间的引力的大小和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数学描述:F=C/λ^4,其中,λ是波长也是两个量子之间的距离,C是量子引力恒量。C= Gh^2/c^2,c是光速、h是普朗克恒量、G是万有引力恒量。这一论证巧妙地将光速常数、万有引力常数、普朗克常数紧密地联系起来,揭示了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关于两个量子之间的引力的论证过程,我在《关于光量子波就是引力波的论证及量子力学万有引力定律》有详细的论证,同时被美国物理学会2022年冬季会议录用,录用截图如下(这里不在赘述):
新量子理论统一牛顿、爱因斯坦引力理论

一、解析牛顿万有引力

任何物体都是辐射的,并且也是自转的。辐射的产物就是量子,物体自转必然使辐射量子向心弯曲。牛顿万有引力形成的本质。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两个物体辐射量子必然会相交,由于物体的自转,各自的辐射量子存在向心或向心的趋势,量子之间又存在引力,两个物体辐射的量子各自向心的结果——必然使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因为两个物体之间的量子相交并相互吸引,各自向心——必然表现为相互吸引。也就是说,宏观物体之间的引力是微观量子相互作用的宏观体现。即揭示了牛顿引力的本质——微观量子作用的结果。

二、解析爱因斯坦引力理论

广义相对论:是一种关于万有引力本质的理论。

爱因斯坦曾经一度试图把万有引力定律纳入相对论的框架,几经失败后,他终于认识到,狭义相对论容纳不了万有引力定律。于是,他将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到广义相对性,又利用在局部惯性系中万有引力与惯性力等效的原理,建立了用弯曲时空的黎曼几何描述引力的广义相对论理论。也就是说,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本质是时空弯曲,那么时空弯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时空弯曲的本质就是辐射量子的弯曲,也可以这样理解,质量弯曲时空的本质,就是质量辐射量子的弯曲。论证如下:

引力理论新思维:牛顿引力理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统一于量子引力原理。引力是由自转和辐射形成的,可以说,引力的大小主要与自转的角速度和辐射强度有关,理论推断引力的大小与自转的角速度、辐射强度成正比。这一理论于20134月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栏目发表,论文题目《地球重力场是由于地球的辐射和自转形成的》,链接地址:https://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9314

其实,爱因斯坦时空弯曲的本质就是辐射的弯曲。引力的本质就是物体之间辐射相互纠缠、作用的结果,自转使辐射弯曲,所以引力向心。

不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存在用力的充要条件是:1、一方的辐射半径存在于另一方辐射半径中;2、双方的辐射半径存在相交区域,二者必居其一。不论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它们的辐射半径都不可能是无穷大,它们的辐射半径均为:c/ω,其中,c是光速,ω是物体自转的角速度。宏观物体的辐射半径就是它们的引力场半径,即引力半径。关于引力半径的理论被美国物理学会2021年四月会议录用,三月、四月会议是美国物理学会最重要的两次学术交流会,录用截图如下:

新量子理论统一牛顿、爱因斯坦引力理论
结论:不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处在量子相交、量子纠缠的作用中,从而出现不同的集聚状态、不同的运动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