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明时间不是连续的
时间是不连续的,间断的,具有量子特性。
普朗克时间,是指时间量子间的最小间隔。约为5.39×10^-44s。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光速。这一论述,是人为定义的时间的最小间隔,是假设时间是不连续的,没有从理论上证明。那么时间是否是不连续的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即时间是不连续的。证明如下:
由于时间是运动的,并且是顺序“向前”的,从数学的角度讲,时间是增函数。也就是说,时间一定会从1秒运动到2秒。
反证法证明:时间是不连续的。
证明:假设时间是连续的。因为1<根号2<2,时间从1秒运动到2秒,必然经过根号2秒,又根号2因为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也就是说,它的位数是无限的,所以时间从1秒运动到根号2秒时,即进入根号2时间的无限运动中,从而无法从1秒运动到2秒,然而客观事实是时间可以从1秒运动到2秒,这与假设时间是连续的相互矛盾,所以时间是不连续的。时间是不连续的命题得以证明。
推论:时间不可能是无理数。
从理论解析普朗克时间,运动的时间精确到普朗克时间(5.39×10^-44s)即进入下一个“时间片”,是普朗克时间的本质。
二、证明线速度和径向速度必有一速度大小是无理数
假设符合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物体,在时间t形成的半径是R、在时间t自转的平均角速度是ω、在时间t自转的平均线速度是v,根据v=ωR,在时间t膨胀的平均速度是v1,即径向速度,则R=v1t,将R=v1t代入v=ωR化简得:
v=ωv1t,由上述假设可知:ω、v、v1都是平均值,可以认为是常数,v/v1=ωt=k,只要研究的时间段t确定,v/v1=k,k必然是常数。
由于v/v1=ωt,ω=2π/T,其中,T是物体自转的周期,将ω=2π/T代入v/v1=ωt=k,化简整理得:T/t=2π/k,因为k=
v/v1,v/v1=2πt/T,由上面的推论可知:时间不可能是无理数,即t、T是有理数,所以t/T必然是有理数,则2πt/T必然是无理数,即v/v1必然是无理数,因为有理数之比,必然是有理数,所以线速度和径向速度必有一个速度大小是无理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