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篇•2013年市场回顾与未来展望(1)
——兼对100只大牛股深度分析
谷为陵
上周日,我在一个股市沙龙做了一个《2013年市场分析与未来展望》的主题发言,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现在我就将该发言的PPT稿件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在本文中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对于一年来股市里出现的大牛股进行系统性地分析。我们进入股市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在股市赚钱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抓大牛股,抓大牛股的主升浪,这也是我的博客的一个中心议题。通过对于这些大牛股的分析,我发现了一些市场长久以来的流行性谬论,也发现了一些牛股的必备基因,这些对于投资者今后选股都是大有脾益的。若本文能够提供给大家一些分析股市的新的视角,给大家一些新的启示,那就算没有枉费我的一番苦心了。
第一部分2013年市场回顾
一、市场回顾
1、四种指数走势比较(2012.12.1~2013.12.27)
为了对于沪深A股的四个市场走势进行比较,我将深成指、上证指数、中小板、创业板自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27日这一年来的走势进行了叠加,如下图:

从上图可见,深成指、上证指数、中小板、创业板这一年来的涨幅分别为5%、8%、39%、121%,若仅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深成指与上证指数今年是处于振荡市场,非牛非熊,中小板是中级上涨行情,而创业板属于牛市。
2、个股走势比较
|
股票总数
|
上涨数量
|
下跌数量
|
涨幅大于
100%数量
|
跌幅大于
20%数量
|
|
2433
|
2044
|
389
|
358
|
106
|
|
100%
|
84%
|
16%
|
14%
|
4.4%
|
二、牛股统计
1、翻倍牛股统计(2012.12.1—2013.12.27)
|
|
股票数量
|
翻倍牛股
|
占股票比例
|
占牛股比例
|
|
沪市主板
|
913
|
75
|
8%
|
20%
|
|
深市主板
|
466
|
30
|
6%
|
8%
|
|
中小板
|
701
|
113
|
16%
|
32%
|
|
创业板
|
355
|
140
|
39%
|
39%
|
|
合计
|
2435
|
358
|
15%
|
100%
|
2、358只翻倍牛股指数
(1)358只翻倍牛股指数(2006.11-2013.12)

(2)358只翻倍牛股指数(2012.12-2013.12)

3、2013年涨幅最高100只大牛股统计
在358只翻倍牛股中,涨幅最高的100只大牛股(简称“涨幅最高100股”)的涨幅分布范围为175%~550%,平均涨幅为334%。以下是该100只大牛股的指数:

4、“358只翻倍牛股+涨幅最高100股”指数叠加图
我将以上的“358只翻倍牛股”与 “涨幅最高100股”进行了比较,做出了它们的叠加指数图。358只翻倍牛股中包含了
“涨幅最高100股”,我比较它们的目的,实际为了观察它们的走势是从哪里开始分化的,其叠加走势如下图所示。其中,“走势1”为“涨幅最高100股”,“走势2”为“358只翻倍牛股”:

可见,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走势1”与“走势2”是重合的,这说明这“358只牛股”的走势还未出现分化。但到了今年4月后,“走势1”就开始领先于“走势2”,说明
“涨幅最高100股”开始了一轮更大大规模的上涨行情,而其余的258只牛股的涨势就相对逊色了。那么,在今年4月后,到底是哪些牛股脱颖而出了呢?主要是以手游、影视传媒为代表的TMT板块。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不管是“走势1”,还是“走势2”,到了今年10月份,上涨趋势都告一段落,进入了调整期,至于这次调整期有多长,那就因股而异了——涨得多的,调整期就长;涨的少的,调整期短。当然,还应该有不少股票恐怕已经见了大顶。
二、“涨幅最高100股”的成因分析
1、每股收益分析
问题:是不是每股收益越高的股票,成为牛股的可能性越大?
为此,我先找出了A股每股收益前100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布为0.87~10.97元。而“涨幅最高100股”每股收益分布为-0.15~1.23元,其中,每股收益0.5元以上21只,0.1~0.5元55只,亏损5只。
结论:“涨幅最高100股”与每股收益高的相关性不高。另外,每股收益高这个单独因素并不足以产生牛股。
下面是“涨幅最高100股”与“每股收益前100只股票”指数叠加图:

可见,每股收益最高的前100只股票构成的指数,在一年来的走势是很差的,几乎没有上涨。
2、市盈率分析
问题:是否低市盈率股票易于产生牛股?
为此,我先找出了市盈率最低的100只股票,其市盈率分布为4~9.86倍,也就是说,这100只股票市盈率都是低于10倍。而“涨幅最高100股”市盈率分别为:高于100倍38只,50~100倍34只,20~50倍23只,5只亏损股股。
结论:“涨幅最高100股”与低市盈率(低估值)相关性不高。另外,低市盈率这个单独因素并不足以产生牛股。
下面是市盈率最低的100只股票指数走势图:

下面是“涨幅最高100股+市盈率最低100只股票”指数叠加图:

可见,市盈率最低的100只股票构成的指数,在一年来的走势是很差的,几乎没有上涨。
3、销售毛利率分析
问题:是否销售毛利率高的股票易于产生牛股?
为此,我找出了A股销售毛利率最高的前100只股票,其毛利率在67%~99.97%。而涨幅前100大牛股中,毛利率高于50%有25只,其中高于67%的只有2只。
结论:“涨幅最高100股”与高毛利率相关性不高。另外,高毛利率这个单独因素并不足以产生牛股。
下面是“毛利率最高100股+涨幅最高100股”指数叠加图:

4、高成长性分析
问题:高成长股是否易于产生牛股?
由于主营收入增长率是衡量高成长性的最重要的指标,但是,主营收入增长率高,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真实成长性一定好,这是因为,当企业原来的业绩基数很低的时候,业绩的轻微改善就会造成极高的增长率。为此,为了找到更加真实的成长性,就需要添加一些限定条件,我给出的限定条件是今年三季报的每股收益必须在0.2元以上。根据这两个原则,我找出了A股每股收益0.2元以上,且主营收入增长率最高的100只股票(简称“高成长100股”),它们的主营收入增长率都在50%以上,属于高增长率公司。
而“涨幅最高100股”中主营收入增长率高于50%的只有18只,另外,还有主营收入负增长的18只。也就是说,“涨幅最高100股”中只有约25%的股票进入了主营收入高增长行列,其整体并非属于高增长群体。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也许并非终极结果,因为以上计算仅仅是运用了静态的三季报数据的结果,该结果并未体现股票未来的潜在的成长性。比如,在“涨幅最高100股”中,就存在不少重组股与资产注入股,这些股票的业绩还未能及时在三季报体现出来,故其成长性就无法谈起,所以,对于“涨幅最高100股”的成长性问题,还是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修正工作的,但因时间所限,我就暂时无法进行这项工作了。
结论:仅从三季报来看,“涨幅最高100股”与高成长性相关性不高,但是,经过分析,我最终发现高成长性却是一个能够单独产生牛股的指标!也就是说,高成长股确实是牛股的温床!
下面是“高成长100股”指数走势图(2005年至2013年底):

可见,仅仅利用“主营收入增长率”这个指标选出来的100只股票,其指数就在今年轻松超越了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这说明从长期来看,高成长性是最终能够战胜市场的。
下面是“高成长100+涨幅100”指数叠加走势图(2012.12.1-2013.12.27):

5、总股本分析
问题:牛股与总股本相关性高不高?是小盘股易于产生牛股吗?
为此,我统计了一下“涨幅最高100股”的总股本情况,其总股本分布范围为5700万股~14亿股,平均总股本约5亿股,这说明这100只股票属于中小盘股范畴,没有一只股票是大盘股(总股本30亿股以上)。
为了进一步检验牛股与总股本的关系,我又特地在A股中挑选了两类股票:一是总股本最大的前100只股票,其总股本分布范围为44~351亿股;二是总股本最小的前100只股票,其总股本分布范围为4000~11000万股。
结论:结果呢,我发现大盘股与牛股的相关性很低,而小盘股与牛股的相关性极高。
下面是总股本最大前100只股票指数图,其一年来的累计涨幅仅仅3%:

下面是总股本最小前100只股票指数图,其一年来的累计涨幅高达90%:

下面是“总股本最大100股+总股本最小100股+涨幅最高100股”的指数叠加图:

6、总市值与流通市值
问题:总市值与流通市值是否牛股相关?是否总市值小、流通市值小的,更加易于产生牛股?另外,总市值与流通市值哪一个更加关键?
为此,我统计了一下“涨幅最高100股”的总市值与流通市值情况,其总市值与流通市值分布范围分别为16~334亿元、8~260亿元。平均总市值与流通市值分别约为60~70亿元、30~40亿元。在“涨幅最高100股”中,总市值最高的是华谊兄弟,其总市值为339亿元,排在2435只A股中的99位;流通市值最高的是外高桥,其流通市值为261亿元,排在2435只A股中的101位。可见,
“涨幅最高100股”都不属于A股中总市值与流通市值最大的群体。
为了进一步检验牛股与总股本的关系,我又特地在A股中挑选了四类股票:一是总市值最大的前100只股票,其总市值分布范围为340亿元至1.4万亿元;二是流通市值最大的前100只股票,其流通市值分布范围为260亿元至1.2万亿元;三是总市值最小的前100只股票,其总市值分布范围为7.6亿元至13.6亿元;四是流通市值最小的前100只股票,其流通市值分布范围为3亿元至13.6亿元。
下面是“总市值最大100股+流通市值最大100股+总市值最小100股+流通市值最小100股”四种指数的叠加图:

非常有意思的是,“总市值最大100股”指数与“流通市值最大100股”指数这两者竟然完全重合了,几乎看不出区别,但它们的年度涨幅约为4%。上图中的黄线为“总市值最小100股”,其年度涨幅为26%。上图中的份线为“流通市值最小100股”,其年度涨幅为50%。
可见,“流通市值最小100股”年度最高,所以,流通市值小也是牛股基因之一。
7、行业分析
(1)“涨幅最高100股”行业分布:
信息技术:25
机械仪表:19
电
子:11
文化传媒:9
生物医药:5
造纸印刷:5
石油化工:4
社会服务:4
沪自贸区:3
食
品:2
交通仓储:2
石油服务:2
其
它:9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统计中,环保与医疗器械也归入了机械仪表行业,而在造纸印刷业中,则产生了诸如冠豪高新、鸿博股份这样的牛股。
既然“涨幅最高100股”出现在以上行业,那么,以上行业的年度涨幅到底是怎样的呢?为此,我统计了一下年度涨幅最高的行业指数,结果如下:
(2)行业板块指数年度涨幅前20名摘录
网络游戏:110%
计算机 :96%
教育传媒:90%
小盘股 :70%
云计算 :72%
数字电视:57%
沪自贸区:57%
电
器:54%
医
药:45%
仪电仪表:38%
造纸印刷:38%
可见,“涨幅最高100股”主要分布在那些年度涨幅最高的热门板块与行业之中。所以,从热门行业里选股,或者说,自上而下进行选股,在今年就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