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大哥PM
曹大哥PM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342
  • 关注人气:16,9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雨寄深情  巾帼展风采

(2011-03-04 09:05:03)
标签:

天气预报

莫兰蒂

台湾海峡

文明岗

气象服务

村官曹朝

妇女工作

杂谈

分类: 妇女工作

——记“十佳全国巾帼文明岗”崇武国家基准气候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纪念“巾帼建功”活动20周年之际,崇武国家基准气候站获得了全国妇联授予的“十佳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在这喜庆日子里,他们由衷地感谢省妇联领导的关心和厚爱,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他们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

恶劣的环境  光荣的任务

    崇武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前身是崇武气象站,始建于1954年,1989年升级为崇武国家基准气候站,属国家艰苦台站;现有人员9人,其中女性5人。崇武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意味着气象资料的重要性,台站的升级也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观测任务——每天昼夜24小时工作,每小时观测一次,遇大风、雷暴、强降水等灾害天气要即刻观测,每年需向中央有关部门拍发30000多份航空气象情报,向北京气象中心拍发3000多份天气报告。由于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资料交流台站、全球气象预报的重要指标站、台湾海峡大风指标站,每时每刻的观测数据容不得有任何的差错。

    虽然气象现代化日新月异,但常规人工观测仍然是气象行业最基础的工作,要求观测员携带笔和记录本,到野外观测场逐项记录各种气象要素,无论白天和黑夜,无论刮风和下雨,每个小时都得准时观测记录。崇武地处台湾海峡中部,由于独特的“狭管效应”和台风、冷空气的侵袭,常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多达103天,暴雨、雷暴更是家常便饭,这些恶劣天气增加了户外操作的难度,但姐妹们个个练就了一身“好功夫”、“硬功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量温度、测风雨、观天象,以精湛的测报技术,为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繁重而艰巨的测报任务。

雨的情怀  巾帼的风采

    测报工作是琐碎繁复的。观测时间一到,纵然病痛折磨,纵然亲情难舍,也必须第一时间进行观测记录。家里老少生病住院了,他们不敢多待。怀孕即将临产了,她们也只能单膝跪地,俯身观测。遇到自身感冒发烧,姐妹们也是硬挺着不吭声,陈丽珍、陈川珍姐妹俩患甲抗病须长期吃药,两年多里从未落下一个班次;观测员方爱花有一次在观测场上晕倒了,还是挣扎着起来,拨通电话求助同事,及时发出气象电报。因为他们相信一份份准确数据的及时发出,就是一次次精细到位气象服务的坚实保障。

    如果说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显示了战场的无情冷酷,那么气象观测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撑起艰巨气象观测任务的却也有姐妹们。虽然她们知道将长久面临海风吹拂,烈日炙烤,面对孤独寂寞,毒蛇噬咬,可既然走上这个岗位,就必须把这项工作做好,决不能当逃兵,这就是观测站的兄弟姐妹们对自己的承诺。记得去年9月10日凌晨两点,强热带风暴“莫兰蒂”加强为台风,3点半在泉州石狮登陆。受其正面袭击影响,泉州沿海地区出现狂风暴雨,惠安崇武出现12级大风,日降水量接近100毫米。此时此刻,观测站的兄弟姐妹们更是不敢懈怠,因为“莫兰蒂”于近海生成,防御时间极为紧迫,气象数据的准确发出,将直接关系着台风的监测预警,关系着气象预报服务的成败,关系着百姓的福祉安康。尽管眼前是狂风不止,暴雨倾盆,观测时间一到,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出去。为了不被狂风刮倒,他们在观测台栏杆与值班室之间系上一条缆绳,然后扶着缆绳一步步艰难地走向观测台。为了不让暴雨淋湿观测本,他们将本子揣在怀里,护在心上……一个个准确的数据终于及时地得以发出,严密的监测终于换来了有效的预警,为我省“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观测员汪婉娥动情地说,“只要看到因为我们的观测工作而使社会减少受灾,心里就会感到很欣慰。”

崇高的荣誉  不竭的动力

    长期以来,观测站的兄弟姐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得到的是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以及许许多多的荣誉。福建省第五届(2006~2008年度)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福建省气象局“档案调管先进集体”、连续3年泉州市气象局地面气象测报先进集体、“拥军支前楷模”,并有8人次获得“百班无错情”的称号。2009年2月,“全国巾帼文明岗”的牌子挂在了观测站的门口,也挂在了兄弟姐妹们的心间。

    是什么让他们安然扎根于气象观测场这块小小的一亩地里,与强劲的海风、枯燥的数据和无尽的孤独结缘?是气象人爱岗敬业的精神,是闽南“惠女”吃苦耐劳的传统,是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是巾帼建功的崇高荣誉,为他们注入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激励他们将青春年华奉献在这里,将忠诚挚爱倾注在这里,在今后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