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撑起就业“半边天”

(2009-03-20 07:45:43)
标签:

就业

家政服务

妇女

月嫂

村官曹朝

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省妇联积极开展“妇女创业就业促进活动”

 本报记者 王明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女性充分就业,省妇联、福州市妇联、福州市劳动保障局近日联合举办以“春风送岗位、妇女得实惠”为主题的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当天,家政、商贸服务业,纺织、电子、机械制造业,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业等176家企业提供了9700个工作岗位,近万名妇女前来参加,把招聘会上设立的“女大学生招聘区”、“家政服务招聘区”、“农村妇女就业招聘区”、“女性培训报名登记区”、“妇女法律援助区”围个水泄不通。其中,来自屏南县的黄国香等数千名求职女性与省妇联家政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当场达成初步意向。

 

    近年来,“全国先进妇联组织”福建省妇联积极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大局,仅2008年,全省各级妇联就组织举办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班922期,培训农村妇女劳动力7.1万人。今年更是把推进女性创业就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在基层社区建立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工作状况台账,侧重从家庭服务和家庭产业两个方向引导妇女实现就业。

 

项目化运作 创立家政服务品牌

 

    家政服务是推进“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的一条重要渠道。省妇联拨出专项经费,项目化运作家政服务员培训工作,培训树立了15个先进家政服务机构,打造出家政服务品牌。

 

    位于省妇联大门东侧的省妇女就业服务中心在开展妇女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同时,在福建妇女网上开启家政专区,建立了局域网,已举办家政、月嫂、钟点工等培训班89期,培训妇女4546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0%以上:

 

    ——陈水妹,南平市松溪县渭田乡角岐村人。2004年参加省妇女就业服务中心月嫂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四年里,她为40多名产妇和婴儿护理,深受雇主好评,曾获省妇联“优秀月嫂”称号,2008年11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

 

     ——颜丽华,1991年在南平市松溪县下岗,2003年到省妇女家政服务中心当家政服务员,边干边学,掌握了丰富的专业护理知识和家政服务本领,越干越顺,被誉为“金牌月嫂”。

 

    ——李群英,重庆郊区一名农妇,家庭贫困,孩子学费无着落,2000年毅然到福州做家政服务工作,从事计时服务,月薪1000多元,本领学到了,孩子学费解决了,被评为“省优秀家政服务员”。

 

    与此同时,各级妇联坚持以“妇”字号实体为依托,以家政服务为项目带动,拓宽下岗失业妇女就业领域。

 

     厦门市妇联“巾帼园”家政服务培训中心,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物业管理、家庭烹饪、手工插花等多项目培训,制定五级服务技能工资等级,定期召开家政服务经验交流会。

 

    福州市目前已有57家家政服务公司注册登记,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有8家。在2月27日,12家家政服务单位上午8时准时赶往福州市劳动保障大厦,每家招聘保姆、月嫂、保洁员各200名,总共7200个家政服务岗位推出。

 

漳州已在全市建立了家政服务网络。

 

    龙岩市漳平“管家婆”家政服务公司经营项目已由原来的家居保洁、婴幼儿托管、老人看护拓展到环境保洁、绿化服务、治安管护、单位清洁等,拥有一支规范服务的专业队伍,仅家政员就有30多名。

 

     三明、南平等市妇联组织也积极加强家政服务员培训,为泉州、厦门、福州等地输送合格家政员。

 

     据了解,省妇联今年还在松溪、顺昌等地建立家政培训基地,做大做强妇联系统家政服务品牌。

 

    目前,全省建立县级(含县级)以上妇联自办的就业服务中心22个,家政服务公司(或站)17个,从事家政服务的妇女15417人。

 

来料加工 让妇女在家就业增收

 

    当前外出女农民工回流,农村妇女及家庭的增收难度明显加大。省妇联各级“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围绕家庭产业,建立手工编织和来料加工基地,成立家庭手工作坊,引导农村妇女从事家庭针织、编织、刺绣、服装、鞋业手工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让妇女在家就业增收,并包培训,成绩斐然。

 

     ——建瓯灯笼业:据建瓯市妇联介绍,目前建瓯有大大小小灯笼企业约30多家,每年在灯笼企业就业的下岗女工、富余女劳动力就有3000多人。如建瓯市青云工艺品厂,主导产品为工艺折叠灯笼,有女工300人左右,已开发100多种纸灯笼产品销欧美、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

 

    ——清流珠绣业:在清流县妇联引进下,清流县珠绣业已发展到30家,绣工遍及全县10个乡镇,50多个村并辐射到龙岩、连城、长汀等周边地区,从业人员达66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600至800元。

 

    —— 三元婚纱业:陈秀英在三明市三元区妇联牵线和岩前镇妇联的帮助下,率先在星桥村成立了婚纱珠绣加工厂。该加工厂与厦门福翔礼服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订单生产关系,目前已辐射周边8个村,吸纳100名以上的富余女劳动力,为农村妇女姐妹增收超过100万元。

 

    ——新罗培斜竹席业:培斜村195户,林地1.1万亩,有竹席加工厂82家。近年来,村妇代会、妇女科技推广小组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组织产品销售等活动,使人口仅720人的小村吸引了1500多名的外来打工妹,村民年人均收入由几年前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

 

    ——厦门海沧玛瑙业: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东埔村人口1853人,女性人口937人,在妇联的积极扶持下,现有加工玛瑙的工厂及家庭作坊过百家,从业人员2500多人,目前,东埔村85%妇女从事玛瑙加工,其中年产值上百万元的有17家。

 

    ——仙游榜头溪尾仿古家具业:领军人物为现任溪尾村颜氏仿古家具厂厂长的颜清梅,现年31岁。2002年,她参加县“双学双比”讨论会,受到女能手创业事迹启发,变卖嫁妆首饰换得资本办厂,当年度累计产品销售总额达80多万元,盈利近10万元。她还把一些能在家里加工的部分,分解给各家各户妇女做。如今,颜氏仿古家具厂拥有资产总额200多万元,直接安置当地更多女性就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