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公路施工必须出台补充合同》,这既是为了规范施工行为,也是为了自律。然而,本洋的千年遇一回的路网建设,远不是签一份补充合同那么简单,但如果没有这份补充合同,不仅公路施工不能完成,而且还会把本是欠债百万元的村集体拖进更加灾难的债务深渊……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117)
2004年8月6日,星期五,晴,T27℃

溪尾赶圩就在这个破烂不堪的街道两边摆摊,一般是2-3小时就结束
今天,是溪尾周围村民赶圩的日子。
上午,由振月主任带我去溪尾的圩场赶圩,坐他的摩托车从村部到乡政府所在地,尽管是下坡也花了20分钟。
我们到时已经9点多,赶圩已经开始了,农民的摊位早已摆开了,陈列在溪尾街道南北两旁。街道两旁没有一棵能遮阳的树,可能是因为集中在山的缘故吧,赶圩摆摊的都撑着自备的遮阳伞,五花八门,倒也是一道风景。小商品、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几百米长街一字排开。我从南面摊位看起,一个一个看,再看北面的。
南面摊位的主要是卤制品,相对固定的小推车,也有长期定点在街边卖的固定摊位,还有各种种子,水果摊也在这边;北面多数是临时来赶圩的摊位,主要是草根汤料、镰刀、菜种子、茶叶、小鸡小鸭苗等。有的摊主还带着小喇叭吆喝,如一个卖镰刀的摊主吆喝着:“原价3元一把,现在两把3元。快来拿,快来买。”

这种刀耕火种的原始工具在山区农村还是不能丢的
茶叶摊位上,是本地农民自种、自采、自制的“土茶”,大袋装、小袋装都有,赶圩的人,可以随便用手捏着看、问价,我也捏一小把看、还放点在嘴里嚼,有茶香、苦涩味很重,无论是外观茶色、茶形,确实是农村粗放型的,我在通讯员家喝的,通讯员家招待客人的都是这种,我问价格有8元、6元、4元、2元一斤的。价格高的看上去比较均匀,闻上去确实有点茶香,2元的就是不仅色泽暗,甚至还有些霉味。
水果摊位上,有葡萄、梨、苹果等,本地中的黄花梨每斤1元,实在便宜。这个水果摊位的葡萄上,有许多的蜜蜂和苍蝇飞来飞去,我问摊主:“这个葡萄还能吃?”摊主说:“这说明葡萄上面有酒味、糖水味才会找来蜜蜂和苍蝇。”摊主实在厉害,没有正面回答能吃还是不能吃。
草根摊上,各种野生的草根,有10多种,装在土箕里,干根,有的是称斤卖,一元一斤、有的按“把”卖,虽说是“把”,其实只有几根。我问村主任阿月:“为什么这一把只有几根?”,他说:“这种根比较贵。”一把3元—5元不等。我们要开发的这种苦根汤就是要用这样的干货。我本来想买点苦蕨菜干,是清凉泻火的,几个摊位上都没有,后来买到了苦菜干,叫价8元一斤,村主任用本地话一说,一斤4.5元成交,这是很便的,也是清凉的,如果在城里至少要几十元一斤。

这就是当地农民重要情况时才吃上的草根汤原料,有十几种多为野生
北面摊位,以卖畜禽类为主,如小鸡、小鸭、小猪仔苗等,也有卖拖鞋、帽子、背心、短裤等生活用品等,多数是圩日摆的临时摊点。摊位不多,赶圩的人也不多,我问一些摊主,他们说:“在汤川,人会更多些。”我问村主任,是不是每次赶圩的人都是这么少?他说,有的时候人也很多,连车子都开不过去。我问村主任,溪尾街上的人口大概有多少?他说,千把号人口,确实没有汤川人口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