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出差所践所闻所想所悟(3)

京津大街小巷都可享受到这样的林荫
这次到北京、天津出差10来天,不仅是我,就是一同去的其他几位同志都有同样的感受——北京、天津真实凉爽。出乎意料,直觉和电视的新闻画面告诉我们,进入夏季,北方比南方热,而且不是风大就是沙多。
真实百闻不如一见。这次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北京、天津凉爽就是城区内绿化搞得真好。
坐火车进入北方就感受到绿化的作用,窗外的树木不是很大,但是很茂密,铁路两边的防护林,远处平原都可见到成行、成片的森林。据说,这些得益于上个世纪国家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与我所在的福建山上的绿不一样,福建山上的绿是为自己金钱而栽,不是为子孙栽、为环境栽。我驻村过的本洋村,上世纪80年代村子周围还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树龄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的都有,靠山吃山后,吃光了,如今村民也知道野猪多了、气温高了、山泉少了、风大了、沙多了,风沙南侵了,但是,许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还是在做“老鼠”,甚至是内外勾结。
最让人感觉舒服的,亲密接触的是,城内的绿化,大树参天,市民休闲在街道树荫下,我们走在天安门四周的常绿树——油松荫下,感受到天热地凉人爽,是绿色遮挡夏日烈日对大地的烧烤,加之申办奥运成功后,绿色奥运给居民带来的实惠。
我还有一个与别人没有的体会——就是赤脚从琉璃厂那边的铁树斜街的远东饭店走到天安门广场,尽管脚下是大雨中的流淌,但脚下没有一点碎石、瓦砾、玻片等杂物碍脚,3个多小时的大雨,我就是这么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门前走过的。
这些,不禁让我想起走在福州的街道上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在福州找不到一个街道有绿树成荫的,似乎福州街道该是透亮通天,即便在五四路与华林路交叉处,好不容易看见成活了几棵个高大一点的树,偶尔还看到市民在树下乘凉,前不久居然被挖走了,换来的是水泥地面,这可谓是福州的特色,福州的主要街道上只要有一点空旷的地方,不是用来绿化的,而是用来硬化——不是铺上地砖就是浇筑上水泥,所以福州市民,这些年来感受最深的是天热地更热,只有雨下3个小时,把大地湿透,使街面变成湖面,才感觉有些凉意,平时穿着鞋走在福州的马路上,常被碎石瓦砾、破片等杂物拌着脚。可是各级领导的报告、讲话里,都要说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全国之先、之最,但从来没有领导说,福建城市的绿化面积到底怎样?
树木、草地、绿化,是城市的肺,对市区的百姓太重要了。

福州市位于五四路与华林路交叉处的几棵大树正在被砍挖

大树挖后的街道多亮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