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查看山体滑坡冲毁的农房

(2008-02-29 14:32:27)
标签:

三农工作

新农村建设

驻村任职

干部

村官曹朝

休闲

杂谈

农民

分类: 2004-2007三年驻村扶贫日记

    博主提示:昨天的《希望得到大笔小额信贷把食用菌规模做大》中提到。当时省妇联已经发放10万元的小额信贷在本洋,在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好事,然而,好事没有好好办,10万元的小额信贷被乡政府截留7万元,到本洋村后又被不缺钱、不搞项目的村干部贷去了。后来我个人把工资借给食用菌大户李振范发展,从5千元到2万元不等。如今李家发展势头很好。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22)

 

2004年7月14日,星期三,晴转阵雨,T29℃

 

    下午下了一场大雨。下雨前没有入户,在房间等中心小学陈校长,他上午说,下午要来见我,结果我等到4点,还没有见到人,也没有接到电话,到了4点半,我准备入户时,电话来了,说下午来不了,县财政局长从汤川乡返回县城途中拐到他那儿了。他陈校长在电话里说,明天来本洋除了那3.5万元截留款怎么解决的事外,还有撤点并校的事,要向我“汇报”。我说:“我不是他的领导,谈不上‘汇报’,明天来了再说。”凡正最近我是没有空去他那里。明天上午,我还要参加村两委关于林权改革的会,这是我驻村以来第一次正式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参加村两委会议。林权改革我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村两委正在操作这件事。

    雨停了,我就去看村东南角有一户人家的房子,村干部说,去年山体滑坡时,他家的房子冲毁了一间,如今整个房子成了“危房”。所以我得去看一看,是不是很严重?还能不能住人?

    离开村部出村口沿公路往东南方向走300米左右,就可以看见了。房子坐落在一个小山的山脚下,远远望去,朝南方向的房子四面通量,屋檐有塌陷。于是,我便到了房子的现场实地查看。这幢房子住两户人家,他们是弟兄俩,弟弟出外打工,哥哥是溪尾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干部,也就是7月9日上午我第一次拜访老村民小组长时见到的两位退休老干部中的一位。整个房子里目前住着这位老干部和他的老伴,还带着一个孙子。当我接近他家的房子时,狗在狂叫。主人就来了,先把狗骂了一通,大概是不让它狂吠了,果然狗就不叫了。主人看到是我,不用我介绍,就认出来了,而且还向塌老伴介绍说:“这是省里派来的书记。”主人要我到屋子里坐,我说:“先不坐,听说您家的房子去年山体滑坡时冲毁了房间,我还是先看看吧。”男主人一边陪着我看一边说,他是今年内退回家的,原来在乡里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受损的房子是他弟弟的。他说,他弟弟一家长年在外打工,去年山体滑坡时好在家里没有人。我在他家房屋周围看过之后,对他说:“下大暴雨时最好人不要在家里。尤其不能到你弟弟的房子这边来。”他很感谢我这位新来的书记的关心和工作的细心。我说,这是我的职责,是应该做的。他再叫我到他家坐坐。我便跟他进了一间收拾得非常干净的小屋子里,也是厨房兼餐厅。这个小屋子时砖木结构,比我已经到过的几户农家要亮堂些。

    我说:“您是农业专家,又是在乡里工作,对于什么东西适合本洋发展,想听听您的高见。”我对村子的发展,特别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思考,也是给予对群众的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不放弃任何一次调查了解的机会,尽管9号那天他和另一位退休的老干部见到我时,对现在当官的多少有些“微词”。

    他说:“能形成规模种养的东西有菇、耳、竹、茶、萘,每家30亩以上就可以形成规模了。”

    我说:“现在分田到户了,要想每户搞到30亩也很困难。”

    他说:“这就要看你们村干部的本事了。”

    此时,我不好再说什么了。于是,我就起身告辞了。

    分田到户了,要把田在集中起来,不是村干部的本事,而是国家的本事——政策使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