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兰,龙岩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的女能手

(2008-01-15 10:07:14)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妇女发展

新农村建设

三农工作

社会

生活

村官曹朝

情感

分类: 妇女工作
  闽西新农村建设奇女子(2)
 
   博主题记:叶兰, 家庭贫穷放弃高考, 家庭贫穷学做生意; 富有帮助贫困者, 富有帮助贫穷村; 富有在创业路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她叫叶兰,新罗区雁石镇四集村人。
    1980年,叶兰高中毕业, 为家庭经济紧 ,放弃高考回家。
   当时早婚者多,农村里像她这 年龄的女孩,都已经陆续结婚生子,父母也忙着给她 罗对象,希望有一门好亲事使女儿将来吃穿不愁。自强的叶兰心里很清楚,要过上稳定美好的生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定要自己学有一技之长。
    于是,她前往三明,找了一个师傅,投师学缝纫。出师后回家,自己也招学徒当师傅为客户做衣服,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1000元左右,算高薪了。后来,她去漳平市租房开了个小型服装 工厂,招一些原来教过的心灵手巧的女工 工服装,拿到集市上摆摊出卖,一个月的收入升至1500元以上。叶兰发现,在当时的农村,群众一般只有在端午节和春节前后会添置衣服,其它时候都是淡季,没有办法把生意做大。于是,一边 工服装一边试着开了一家食杂店,在一年的小规模经营后,她发现食杂经营没有淡季,只要用心经营,销售就会比较稳定。接着,她就停止了服装 工生意,全力投入食杂批发业务中。
    做生意,叶兰尽可能地做到服务热情,价 公道,及时增 客户需要的品种,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在经营的过程中,她发现漳平人在办喜事的时候花生、糖果、饼干、冰糖等食品用量很大,就专门开辟了喜事食品业务,由于她有经营批发生意的优势,所销售的食品比别的店便宜,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客户。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开始经营食杂批发的时候,虽然有5个人一起做,但 为生意忙,为了尽量节省成本,叶兰既要在店里经营,又要骑三轮车给客户送货。当时,她的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才1岁多,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她却经常把大孩子放在三轮车的前面,小的孩子背在背上,然后骑车去送货。有时候晚上来货了,为了省钱,就自己搬运,一包100多斤重的东西咬着牙往肩上扛,很多当地的客户说:“这个龙岩女人真能吃苦!”在从事食杂批发的10年里,她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看过一集完整的电视剧,在她和丈夫的苦心经营下,她们的年收入达到了8万元,她凭自已的努力成为四集村民佩服的女能人。
    1997年村两委换届,当时,村财负债28万多元,村两委开展工作很困难。村民们诚恳地请她回村带领大家致富,通过选举,她成为当时雁石镇第一个女村主任。在千方百计发展村集体经济、还清旧债、改善村里基础设施的同时,她一心想 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带领乡亲勤劳致富。当时,已有些积蓄的叶兰办了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自己做饲料 工的养猪场,并主动参 农函大和农广 学 ,一边学 一边实践。经过细心的经营,养猪场的效益比较稳定,从当初存 200多头的规模发展到了300多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叶兰对自己发展养猪业有了信心就开始鼓励乡亲发展养猪业。新 入的养猪户们,从选择母猪品种开始,如何配种、如何达到高产仔、怎 进行疾病的防疫治疗,甚至包括饲料配方等一系列知识都可以让叶兰来教,一次不行二次、三次。她还及时为养猪户提供市场供求和价 信息。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现在全村存 200头以上的养猪户有6户,50头以上的养猪户有20多户,养猪户 了全村农户的30%以上,该项目可使人均年收入达到600多元。村里的陈红梅夫妇是一对残疾人,他们文化水平低,生活一直很困难。虽然也养了猪,但 为缺乏技术又缺乏资金,经常遇到问题。叶兰时常抽出时间去教他们养猪的技术和知识,并向饲料经营商、运猪贩协调,帮他们解决 资金不够买不了饲料、 猪出 的数量少 法及时运出等问题,还为他们介绍客户。在她的帮助下, 年下来,夫妻俩的辛勤劳动终于有了较好的回报,养猪场存 发展到了200多头,年纯收入也有好 万元。
    有见识的叶兰还请来农业专家,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提出种养建议,并联系市、区妇联,农业部门和老促会等部门,请他们聘请农业专家和技术员进村 授种养技术。 年来,村民们规模种植了花生、槟榔芋等经济作物,技能水平也日益提高,每年,这些经济作物可人均增收500多元。
    2005年8月14日,“珊瑚”台风的到来使叶兰的养猪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800多头猪在水里浸泡了6个多小时后全部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0多万元,养猪业陷入困境。在政府、社会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叶兰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重建了养猪场,8个月后养猪场的存 达到了400多头。但是,“8.14”台风 成的损失和重建养猪场 下的大笔债务,使她不得不考虑开辟新的财路。此时,正值她连续担任10年的村主任担子卸下了,有充裕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2006年11月,她进入曾经帮助过她的雁石镇办企业———鸿雁水泥厂。当时,这家水泥厂由于货款长期被客户拖 ,致使企业出现了运转难的危机,企业打算专门开辟销售窗口,希望叶兰的上任能在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络的同时,彻底解决货款拖 这一难题。虽然,叶兰以前做过食杂经营,可是,从事卖水泥这 专业化的营销,却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叶兰决定从头学从头做。从进企业的第一天起,她就开始进行市场调查,了解了闽南的水泥市场行情,建议企业把产品打入闽南地区。同时,她紧锣密鼓地招聘 质高的业务员,迅速建立精干的业务员队伍。为建立有效的销售网络,向公司提出了试行代理的建议,也就是对各个区域的代理商先试行合作3个月,再视其业绩确定是否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叶兰深知,“销售是一个企业的主动脉”,只有公司的资金良性地流动起来,企业才能正常运转。如何解决货款拖 现象是公司一直很头疼的难题,这时也成了叶兰每天要思考的问题。经过慎重的考虑,叶兰向各个区域代理商提出了建立预付款、定期结付等制度,帮助代理商降低资金支付风险。这个建议很快就产生了效果。现在,每个区域代理商都采纳了她的建议,每个月都能及时收回销售货款,拖 货款导致公司运转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在鸿雁水泥厂的短短四个月里,销售科已发展到了6个人,原来基本空白的闽南地区的销售网络也迅速建立和完善起来,销售触角延伸漳州、同安、厦门、东山、 安、晋江、泉州等地,区域代理商发展到16个,良好的销售形势使公司产品的销售量逐月递增,从月销售量2000多吨增 到现在的8000多吨,而且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的可喜现象。
    这是叶兰20多年的创业历程。
    真可谓不经风雨哪能见到彩虹!
 
                                       (龙岩市妇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