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妇女报报道:本洋村一建四改后是减轻妇女负担

(2008-01-02 07:56:39)
标签:

社会生活

妇女发展

新农村建设

沼气池

三农工作

村官曹朝

分类: 他山之石
    时任《中国妇女报》福建记者站站长的许真学先生,到过省妇联挂包帮扶的本洋村之后,一直关注着那里的变化。在省妇联的帮助下,本洋村进行了一建四改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也是所在乡建沼气最好最多的一个村。

 

山村“一建四改”妇女受惠最多

 

 

    吴锦山/本报记者许真学发自福州 “山顶杂树茅草,山坡乱石缠腰,山田既瘦又小,山脚黑烟缭绕。”这是流传在福建省尤溪县溪尾乡本洋村的一句顺口溜,也是这个省级贫困村的真实写照。

     在福建省、市、县三级妇联的扶持和帮助下,本洋村自2003年起开展了以“一建四改”为主要内容的节约型生态家园经济建设,农民增收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现在,“一建四改”初见成效,成为了山村“进军”新农村的“敲门砖”。

 

拯救生态与农民增收两相宜

    福建省妇联下派干部曹朝来到本洋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他实地考察后发现该村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微乎其微,根源就在于生态破坏严重。源头整治便是拯救山村脆弱的生态。以建沼气池为突破口,带动农户脱贫增收项目建设,同时鼓励改水、改厕、改浴、改圈同步进行,即为“一建四改”。到2005年底,全村沼气池突破100口,农户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

  

依托“一建四改”谋发展

    为了更好地带动生态家园建设,山村从发展科技项目着手,而项目的发展依托于“一建四改”政策。该村首先结合沼气池的无害化处理发展畜牧业,紧接着结合本洋村的实际情况发展蔬菜种植业,同时发展种茶、食用菌等农民增收项目。2002年本洋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80元,2005年尽管受到几场暴雨、特大暴雨的袭击,但是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将近2000元。

 

妇女成最大受益者

    本洋村有妇女612人,“一建四改”,农妇得到了最直接的收益。由于沼气池的推广,厨房烟尘少了,煮饭时妇女脸上没了烟灰,干完活又马上可以洗热水澡消除疲劳。村里发展养殖、经济作物种植后,农妇在这些新型农村项目上干劲更大了,比起前几年单纯的“刀耕火种”,不仅劳累程度有了大幅度降低,经济收益更有显著提高。(来源:《中国妇女报》2006年6月8日)    

 

相关链接:

来自《中国妇女报》的报道:在这里他们找到了缺失的爱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5d19301008eoz.html

 中国妇女报:一位妇联干部的三农情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5d193010089pn.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