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乡土叙述休闲三农工作 |
分类: 乡土叙述 |
八月的本洋,
山风劲吹。
吹得让人,
心旷神怡。
八月的山风,
伴着洁白的浓雾,
伴着清晨的温柔的曦光,
吹向大地,
吹向人间。
象山,
似海,
更像与蓝天为邻的仙界。
把山腰下的本洋映照得,
格外绚丽多姿,
尽管有些沧桑,
但在各种鸟语花香下,
成了世外桃园,
成了人间天堂。
(二)
当晨鸡报晓,
推开窗帘,
沧桑着的山,
裸着沟壑的脸,
在香雾缭绕中微笑着,
沧桑着的山,
把远山森林中的清香,
远方的稻谷花香,
随雾伴着晨曦,
送入每个勤劳人的心肺,
舒爽畅快,
激荡着热情,
激发着干劲。
我才发现自己,
生活工作在,
雾锁的本洋仙境里,
徜徉在本洋的世外桃园里。
如同在如来佛祖的天堂,
好似在嫦娥的月家乡。
是谁说上只有天堂,
下只有苏杭?
难道没有听说,
人间还有,
一个雾锁的本样?
(三)
同样的清晨,
我提着刚洗好的衣服,
如同村姑朝着晒衣场走去。
如此娴熟的晒姿晒态,
引来路过的乡亲们的观赏,
引来路过的妇女们的议论——
这哪向省城派来的干部,
哪像堂堂七尺男儿,
分明是比本洋男人还能干的妇女。
这哪向省里派来的第一书记,
分明是新来本洋打工的农家大哥。
如此可爱可敬的乡亲,
七尺男儿不该洗衣晒被吗?
第一书记不该是劳动的村民么?
第一书记不该这样,
又该如何?
我不做这些,
该谁来做?
我不该如此,
又该如此?
(四)
我站在,
将在这里生活工作三年的,
村部楼旁的山坡的农家晒衣场上,
远眺四周,
本该还要满野青翠的林果蔬茶地,
远近回荡绕耳的乡音乡曲,
和扑鼻的野香,
让人醉于满脑思绪,
让人神于满怀遐想——
本洋的山风如此清新,
本洋的乡亲如此纯朴,
本洋的山泉如此的醇甜,
本洋的资源也该是如此的富饶。
如此的本洋,
为何沧桑到如此?
如此的本洋,
为何贫困到省级?
同样的地域地貌,
物质资源为何比邻匮乏?
同样的民情民意,
为何毗邻富有富足?
不仅是第一书记要找寻的,
也是本洋人该反省的。
(五)
大集体时,
本洋人有过用自家的土特产,
甚至用胆量包裹着绕村的公路,
一条当成四条,
到山外省外甚至国境边,
换回媳妇,
却没有抓住这第一次发展机遇,
改革本洋,
发展全村;
大分干时,
本洋年轻人涌进城打工,
至今还是,
却没能带回新的发展理念,
僵化保守的观念依然,
又一次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而这一次是第三次了,
中央把建设新农村蓝图画就。
省委把惠农政策,
管理理念连同人员一并驻村。
摘掉本洋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不仅是第一书记要带领大家做的,
更是乡亲们要齐心努力干的。
抓住了这次,
就永远不会错漏下次。
有道是,
唯有英雄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如此发展下去,
会让本洋的山风变成财富,
会让本洋的香雾变成财富,
会让本洋的香风常香,
会让本洋劲吹的山风更强劲。
2004年8月30日清晨写于本洋
2007年8月11日第一次修改
2007年9月18日第二次修改
2007年10月23日第三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