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嫂娘为我食疗

(2007-10-23 08:19:49)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情感故事

乡土叙述

三农工作

休闲

分类: 乡土叙述
嫂娘为我食疗
2004年11月8日村两委干部参加小径竹劳动时,通讯员送饭到工地
    
2004年12月6日,我从福州返回村子时就有些咳嗽,咽喉痛,也带药来吃了。吃了几天不见效,加之村子里天气比福州冷得多,感冒加重了,咳的厉害,还有鼻涕,卡拉症状明显。回来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参加当晚的村民代表(扩大到全村所有党员参加的)会议(本洋的村民代表大会,也是很有意思,即每次都要扩大到全体党员当中,而反过来,召开党员大会时就不扩大到村民代表。为什么?这里事有蹊跷的,不在本文里说)。在会议,带着嘶哑的嗓门讲话,散会后几乎“失声”。

    嫂娘(当时称“阿嫂”、通讯员、东家等)叫我去看村医、打针,说很快就会好的。本洋的医疗卫生状况还是不错的,全村两个自然村1487人口,就有3位具有资质的乡村医生,其中一位还是中医世家出身的,医术很好,远近闻名,让这位中医感到自豪的是,县里甚至是邻县的领导还慕名而来。这样,村民基本上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才出门,这在中国农村是不见的。

    我当时告诉阿嫂说,不去看,吃自备的药也会很快好的。谁知一两天还不见效,阿嫂就说,不去看医生,就煮熬点姜汤、阿嫂自己的清凉解毒的草药单方,帮助我辅助治疗。我把这种治疗方法叫做“食疗”。她说,我事情多,不能讲话不行,没有声音更不行。食疗主要是煮煮姜汤、鸡蛋肉丝辣椒面、熬熬草药等,每天中晚两餐,,每次连续3天,吃完就回房间躺下休息,让全身发汗,发完汗换上干净衣服睡觉,效果不错,很快就好了。

    特别是2005年5月22日那次病倒,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因为我主持修建的村水泥路21日晚10点竣工。这是我既当书记,又当包工头修起来的。那阵子每天早晨6点起床,晚上7点还没有离开工地,连续79天。可能是我感动了上苍,竣工的晚上,当我们把竣工的鞭炮燃放结束,发给工人小红包(实在可怜,每人仅发10元,可还感动了施工的外乡农民朋友)后,开始撤离工地,这个时候老天也开始下起来毛毛细雨。我当时还没有马上离开工地,还在检查工地上是否有工人遗漏的东西。淋了雨,肚子饿,洗澡还要自己烧水。半夜开始发烧,早晨起不来了,连阿嫂家打电话叫我吃饭都没有力气接听。于是,阿嫂叫她女儿到村部看看我,当天,乡亲们就知道了,就有人来我的房间看我,提水果的、拿鸡蛋的,老中医坤公到我的床前输液,还说不要医疗费、不要出诊费。医药费付了,乡亲们的心意我是领受了,东西一点一滴都退还了。这次一连3天发烧不退,阿嫂为我食疗了5天,由她打工回村的女儿送到我的床前。照顾得无微不至,我即便在家里也没有过享受到如此的照顾,何故我与东家非亲非故,还是一个异乡的“打工仔”呢?东家和乡亲们不就是看到我真诚在为他们服务吗?不就是因为我确实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吗?这就是咱们农民朴实真诚所在。

    凡有食疗那几天,有村民来找我,嫂娘就告诉他们我感冒了刚吃完药在休息,乡亲们也很配合,尽管有急事要对我讲,但那几天还是走了,实在很急不能等的,乡亲就会留下字条。我在嫂娘家吃饭的屋子里,墙上挂着一块“本洋第一书记群众来访接待处”的牌子,为的就是方便乡亲们找我容易,不让乡亲们白跑路,这样即便是我在吃饭,乡亲们也能反映情况问题。村子里事情很多、也很复杂,需要多听、多问、多了解。

    在本洋的3年驻村任职里,当我生病高烧不退、消化不良、腹泻不止卧床不起时,嫂娘她把村医请到我的床前,把熬好的粥端到我的床前,上山采集草药熬汤端到我的面前,再配合医生辅助食疗。是她,像母亲一样的耐心、细心、真心照顾着我,因此,我对她的称呼,从通讯员——阿嫂——东家——嫂娘的转变,“嫂娘”是我对她最终的称谓。也是她这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家人为重的朴实行为感动了我,使我不得不把本杨村的事情做好、做实、做成。

    我不能辜负嫂娘为我食疗付出的劳动,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和拥护。不管我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我都应该要报答嫂娘、报答乡亲们的厚爱。

    我在今年5月10日,离开本洋之前,写了自己的感悟《嫂娘》,本来是参加《海峡姐妹》杂志征文的,没有动静我就把文章贴在自己的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5d193010007qm.html)。

 

写于2004年12月10日

第一修改2007年8月11日

第二次修改2007年9月18日

第三次修改2007年10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