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老行当——传统小吃面煎粿、面发粿

标签:
漳州风味美食郑智谋面发面煎 |
分类: 漳州老行当 |
漳州老行当——传统小吃面煎粿、面发粿
郑智谋在做面煎粿
视频:小郑面煎粿炒牛肉面恭祝全市人民新春快乐!
https://v.qq.com/x/page/x0835vn3262.html?ptag=qqbrowser
在漳州的小吃中,面煎粿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金黄色的油炸皮,深棕色的粿馅,最中间还夹着一层料。轻轻地咬一口,皮脆馅软,味道香甜,吃后口有余香。面煎粿的原料为地瓜粉、面粉、赤砂糖、桂花露、花生、黑芝麻、冬瓜条。以地瓜粉加水搅拌成浆料做皮,以面粉加赤砂糖水搅拌成浆料做馅,再配上佐料。
面发粿、面发粿,漳州人很喜欢的传统风味小吃。
面煎粿好吃,而面煎粿的制作过程也令人赏心悦目。做面煎粿最主要的是掌握火候。当平底煎盘里的油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用小木棍把面料浆沾起,然后不停地甩抖,让浆滴溅到盘底。因每次落下的浆都与油接触,做出来的皮非常的酥脆。当皮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再将配好的粿浆倒入,盖上锅盖,改用小火煎。待快熟时关上火,闷上一会再开锅盖,然后在一半的粿面抹上桂花露,撒上花生碎末、黑芝麻、冬瓜碎末,再将另一半用铲子铲开,盖在上面,令人垂涎欲滴的面煎粿就可出锅了。除了做甜的面煎粿,还有做咸的。咸的皮加入虾皮,馅里加春笋、韭菜、蛋丝、虾仁、瘦肉丝,也是吃后难忘。
视频:漳州新闻网|漳州人记忆中的古早甜味-面发粿
https://v.qq.com/x/page/u0312eigw8n.html?ptag=qqbrowser
面发粿
面发粿,吃起来松软香甜且带点Q劲,对于老漳州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吃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食油紧缺,而做面发粿不需要用油煎,实在是个好吃又经济的美食。在漳州,早期农村做面发粿非常普遍,逢年过节时,做点面发粿送给亲友,是很有面子的。但在如今,面发粿相对于其它小吃,毕竟显得土气,在农村基本消失,市区里也仅剩几人在做,并且是一家子。
把赤砂糖浆倒入面粉里
加入大树碱
把搅拌好的粿浆倒进擦干净的煎盘
把粿浆在煎盘边抺出一层皮
不一会粿面就冒出泡来
盖上盖,闷上几分钟后,掀开盖,已经熟了。
面发粿是用面粉加入赤砂糖水、大树碱,搅拌成糊状粿浆,在平底煎盘上煎制;煎熟后,一半粿面撒上赤砂糖、花生、黑芝麻,再把另一半盖上,切成小块后,香气袭人。虽然做面发粿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决非易事,配料要精准,火候掌握要适宜。
在一半的粿面撒上赤砂糖
撒上花生碎末
郑智谋(1970—)初中一年级只读了半年就辍学,跟随姐夫康河根学做面发粿、面煎粿。康河根祖父民国时就在新华东路卖面发粿、面煎粿等各式粿类。康河根的父亲康海龙,是解放初期巷口三家做面发粿、面煎粿的能手之一。康河根自幼跟随父亲,学得一手好手艺,20世纪80年代在新华东路百货大楼边摆摊,做的面发粿色香味俱佳,面煎粿更是有口皆碑,漳州小有名气的菜市路“阿国面煎粿”店主也是他的徒弟。
再撒上芝麻
对折后出煎盘
做面发粿、面煎粿利润低,租不起店面,郑智谋1993年在北桥市场边摆摊,现做现卖。后因整顿市场,不能在周边摆摊,只好搬到大同路。但到1997年,大同路又不让摆摊了,只好再搬到修文西路与龙眼营的路口西桥中心小学对面。虽然在这里比市场边的生意差,但很多老顾客仍找上来,生意仍然可以。2011年,城市管理更严格,路边更不允许摆摊了,郑智谋就在修文西路9号租了个面临龙眼营的房间当店。但因古城改造,这间小店2015年6月又被拆迁。2015年9月,郑智谋又在青年路194号租了店面,继续做面发粿、面煎粿。
郑智谋在切面发粿
郑智谋原在修文西路9号的小店。店门前的路为龙眼营。
做了三十多年的面发粿,郑智谋对煎制方法及配料进行改进,将原来调配一大桶改为每做一煎调配一次;将原来用酵母发酵改为点大树碱,这样吃起来有淡淡的碱味,另有一番风味。虽然面发粿其貌不扬,难登大雅之堂,但对于现在担心油脂过多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健康食品。而且价钱也便宜,既可当早餐,亦可当点心,也是品茶时很好的佐食品。
汤佩云正炒牛肉面
虽然现在的物价提高,店租更比以前的小店高了非常多,利润就更低。但因他的面发粿、面煎粿好吃,老顾客带新顾客,加上新店环境好,销路也更好。加上妻子汤佩云以前是卖炒面的,转到新店就继续卖炒面。这样算来,勉强还开得下去。
牛肉炒面
芗城区青年路194号小郑面煎粿面发粿炒面店
郑智谋
汤佩云
顾客来买面煎粿、面发粿、炒面
做面煎粿、面发粿是很辛苦的活,从早上7点开始,直到傍晚6点。而炒面是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中午也难得有时间休息。节假日时生意好,夫妻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赚钱不多,人也特累。对此,郑智谋倒也显得很坦然,只要自己做的面发粿、面煎粿得到大家的喜爱,这漳州传统小吃面煎粿、面发粿就得继续做下去。
郑德鸿
相关报道:请直接点击蓝色链接即可查看
郑德鸿:漳州老行当——传统小吃面发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w2ei.html
香港卫视:守艺漳州 | 细数那些即将消逝的老行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xxor.html
漳州电视台:传统小吃面发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w3mo.html
漳州人民广播电台:老行当 |无可取代的漳州面发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w52t.html
《闽南日报》:香甜Q劲“粿”好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efum.html
《漳州广播电视》报: 传统小吃面发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eftq.html
《海峡导报》:古早小吃面发粿又香又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ega4.html
《海西晨报》:古早面发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efz7.html
闽南网:品漳州古早味“面发粿”精心煎制留住当年的记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yk5k.html
漳州传统风味小吃——炒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f29e60102x92y.html
郑德鸿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美丽漳州”
微信号:mlzz321
请扫描上面的微信二维码,加关注。关注后,您就可进入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美丽漳州”,就可看到我精心编辑的已发上的文章及陆续收到我新的文章与新闻报道。
“美丽漳州”是一个介绍漳州历史、文化与风情的窗口,将把我的所见所闻所知与您分享。“美丽漳州” 关注新闻热点,关注民生,探索背后的故事,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相信总会有让你喜欢的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