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2011-04-30 22:17:58)
标签:

文化

民间文化

每年一次

祭堂

汉武帝

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澄城的穷乡僻壤良甫河这个几十户人的小山村,却因为一个武帝庙而名声在外哦。据残壁记载,远在东汉这里就设庙祭祀武帝,远近四里八乡的善男信女到农历三月二十五这一天,骑驴坐轿,徒步跋涉,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草民百姓,集聚良甫河,烧香还愿,祈福求财,。。。。曾几何时,我们民族把对神灵的这种虔诚礼拜呲之为愚昧迷信,男女老幼好像打了鸡血,服了朱砂,便得刀枪不入,他们拆庙毁神,蹂躏文明,殊不知当他们把先人的文明踩在脚下的时候,他们同时也蹂躏了自己的自尊。
祭祀武帝神,由周边十一个大社轮流奉祀。今年是翟尚村送神,良周村迎神,为此双方都安排了隆重的仪仗,歌舞升平,荣神益人。

武帝神不光庇佑一方风调雨顺,四季平安,还满足人们求子嗣,家道和睦,对一些小户人家的孩子还代行监护人的角色,呵呵。这个孩子十二岁了,农村人说的该卸琛琛(项圈,祈求神灵护佑的孩子,带的一种象征性的项圈,十二岁弱冠之后就可以脱离庇护了)。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转载]陕西澄城良甫河汉武帝庙会观礼

武帝庙会
作者 澄城县文化馆王玮民
2009-08-0511:12

良甫河村地处陕西省渭北高原,澄城县北部刘家洼乡境内。距县城20公里,北接黄龙山,据民国《澄城附志》记载:因魏征为唐太宗之良臣,其子孙封居在此,古名良辅,中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因“辅”“甫”同音,且处河川而更名,汉武帝庙就座落在这依山旁水的村舍之间,乡域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周秦汉宫殿遗址。

汉武帝庙始建于什么年代已无法考证,现今只能看到庙会和祭拜活动依然尤存,据明嘉靖《澄城县志》载:“汉武帝祠汾阴后,道经吕梁、澄城、合阳北境,皆以武帝名山”。清咸丰《澄城县志•祠祀》载:“汉武帝庙一在武帝山,一在搠枪泉上”。另据清咸丰《澄城县志•艺文》载:乾隆岁贡路小千撰《重修汉武帝祠碑记》中有;“古有汉武帝祠,由来久矣,相传武帝北征驻骅于此,马渴搠枪泉涌,土人神其事,故祠之……余考西汉遗史,宣帝已酉二年夏,诏日,孝武皇帝躬仁义,厉威武,功德茂盛,而庙乐未称,联甚悼焉,尊武帝为世宗,所幸郡国皆立庙,此或祠庙之所由来也”。

现存武帝庙金代所铸醮盆为证,即:“维大金国泰和三年,岁次癸亥四月已亥朔二十戊午,良辅镇纠首、王渊等,窃见本镇汉武帝庙,古有醮盆座,岁久无盆,缘此未完,渊等特发虔诚,纠集乡坤录事及本镇居民,同办成造醮盆一所”。由此可见金元时武帝庙的香火是极其兴盛的。解放后,由其是文革期间,庙宇彻底被毁,庙会活动停止,1983年分地后,当地百姓自发组织祭拜,1992年出于一方民意,重新成立组织,下设十一社,并集资捐资修建大房三间,作为祭堂,庙会活动逐步恢复,现已连续举办15届。

良甫河武帝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百姓们为纪念汉武帝北征匈奴,保卫家园和土地神、山神消灾降福的民间宗教活动,他们烧香还愿,祈福降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香客们从各社及周边村镇云集于此,“送神”、“迎神”、的两社都要做献艺表演,酬神而娱人,会社以居住地的行政村为单位。共分为十一社。设总会长5人,各社正、副会长各一人,共27人组成,是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规范周全的组织机构,来共同管理每年一次的祭拜活动。

良甫河武帝庙会会期是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首先是良甫河村的百姓在前一天要打扫巷道,清理卫生,准备食宿,为前来“送神”、“迎神”村社的队伍和香客们提供方便,也要为参加献艺表演和农贸交易的人们提供场所等“送神”、“迎神”的两个村社,在本社组织百姓社火第二天起架出发,在进入武帝庙前,在村巷之间进行表演,其中,有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的“洪拳鼓”“舞狮子”“扭秧歌”“跑驴”等民间文艺形式。在祭拜前,先由“送神”的村社,把神像送止武帝庙的殿堂之上,摆好香案、花馍、油云、水果、等贡品。并与“迎神”村社队伍,在殿堂之前以丰富多彩的民间鼓乐、舞蹈、社火、等为诸神,请安正身。

祭拜时,先由总会长带领全体分会长行跪拜叩头大礼,燃放鞭炮,意为告诉各神,子孙后代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德,今年又来祭拜他们。香客们人人手执香柱,躬向塑像祈祷,把内心的夙愿倾诉给诸神,而后他们又恭敬的跪倒在地,虔诚地叩头,以表示自己的崇敬之情。前来祭拜的人,除带香蜡、鞭炮外,有的还要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花馍、油云、莲花贡等,祭拜后带回家去,全家人享用,据说是把神的灵气附在贡品上,有病可以治病,无病可以消灾,保佑平安。

今天的庙会已不是过去单纯的祭神,随着开放搞活和经济发展,庙会也与社会经济活动融合起来,对推动当地农贸交易市场繁荣起到了一定作用,即在冥冥中教化了民众,又活跃了百姓的民间文化生活。

quanguizhong2011-04-28发布于http://tieba.baidu.com/p/1063330419

(原题:原创贴图,澄城良甫河武帝庙会观礼)

参考http://news.qq.com/photon/act/zhongguorendeyitian/513.htm

 

【马东盈作品】《莲花山文库》书目(更新持续中)

01.《话说莲花山》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0kzkv.html

02.《莲花山诗文选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0k0ry.html

03.《新甫山略览——〈岱览·新甫山>笺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17azo.html

04.《顶上是莲花——新甫佛教参访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17v0p.html

05.《唐传奇〈宫山僧〉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2dyis.html

06.《孔子与夹谷之会》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17urd.html

07.《柳展雄:史实与传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2dzkw.html

08.《莱芜钢铁史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2e33u.html

09.《秦始皇东巡传说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2e1p1.html

10.《汉武帝信仰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2e64j.html

 

【相关阅读】

《登泰山看世界:马东盈学术活动与媒体访谈录》,收录主要学术会议、田野考察、科研项目、旅游规划、出版及媒体访谈的文章。(目录整理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4ad70102dqmf.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