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8.【山东宁阳】《柳氏族谱》

(2010-05-01 12:42:02)
标签:

柳氏

展氏

族谱

柳下惠

柳姓

展姓

家谱

文化

【山东宁阳】《柳氏族谱》 >>>更多柳氏族谱请进详细目录

本篇选自马东盈著《柳下惠家族文化研究:历代家谱提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凡是能提供柳氏、展氏及其他与柳下惠家族相关家谱资料者,均赠送本书2册。购买本书或交流家谱资料请给本博留言

078.【山东宁阳】《柳氏族谱》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等未著录。

今按:据柳明瑞提供《柳氏族谱》(复印件)卷上44页,16开,民国石印本,竖行繁体。书口题《柳氏族谱》。扉页署“民国壬申年续修”、“柳氏族谱”、“敬文石印”。以下依次为:《元序》,“乾隆四十三年(1778)岁次戊戌端月既望六代孙淇熏沐谨撰”(后附修谱条规);《二次修谱序》,“咸丰拾年(1860)岁次庚申清和月朔日九代孙润瑾薫沐敬书”;《附序》,“同治拾叁年岁次甲戌清和月朔日,九代孙润津敬序”;《二次修谱条规七则,又附三次修谱三则》;《三次修谱序》,“中华民国十八年岁次己巳夏历十一月,十代宗孝卿薰沐敬序”;《三次修谱附序》,“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岁次辛未十二月,十一代孙镜瑶薰沐敬序”。《胡村西茔记》、《胡村西茔碑阴原文》、《邑乘武功传》、《待补邑乘传》、《邑乘孝子传》、《邑乘忠义传》、《邑乘耆德传》。始祖至三代三支世系。

谱记泗店镇柳家楼柳氏。部分早年移居江南青江甫和山东济宁税务街。本支派排行字:枝作元士润、百佩德恒方、昭绪汝师保、开泰在崇扬、家法自同肇、文化振天常。

清柳淇撰《元序》:

家之有谱,所以溯源流、别昭穆、笃懿亲、辨嫌疑,敦宗睦族于无穷者也。柳氏世居河东,即今之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其迁居于宁邑也,则自明永乐之年。顾谱牒无传,世次莫考,是可慨也。初居于此,因无异姓,即名为柳家村。后建楼焉,群呼柳家楼。始立茔于村之西,传十余世。崇祯六年,曾祖讳尚礼葬我高祖讳儒者,营葬于村之东北隅,遂从西茔迁葬诚介祖于东茔为主穴。是时胜国末年,西茔林木、石碣尽毁于兵燹。又数年,而断碑残碣复击啄于牧竖。西茔之世次、讳字俱无可考,伤何有极?至东茔之建,年才百五,屈指世系,已近十代,其昭穆支派犹可历历数,设再为迁延,谱牒不修,则自今以后,不又蹈前日之覆辙乎?况我族姓繁衍,科第蝉联,庠序林立,捐入成均者累累有人,不有家乘,何以昭兹来许?从侄潜树、敏树于甲子春草修谱稿,已及七代,因赀财艰辛,未遑举行,今又越三十余年矣。淇年七十有六,桑榆无多,一旦从游地下,使祖先之云礽,不能识其高曾,其何以对我先子?于是急偕堂弟允成,遍访族名于未序者,详为编次,登之梨枣,以贻来世。后之子孙一为披览,即知某祖之后为某某,某为某祖之所自出,则孝敬慈爱之心,敦宗睦族之意,必有油然而生者,庶其力尔田,横尔经,念天显,笃彝伦,羞浮薄,戒侈靡,永守河东之家法,是则淇之厚望也夫!

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戌端月既望六代孙淇熏沐谨撰

清柳润瑾撰《二次修谱序》:

谱牒之修,所以明尊祖、敬宗、收族之意也。吾族之谱,自乾隆四十三年从叔曾祖淇始倡创修之议,而以诚介祖为始焉,迄今八十有三年矣。而此八十三年间,世阅数代,子孙繁昌,继继承承,衣冠相望,盖祖德流泽长也。每慨族人散居,毫无联属,觌面不相识,庆吊不与闻,势与秦越人等。而按谱稽之,则固一人之子孙,不数传而疏逖若是。此族谱例言所由谆谆于重修也。爰偕堂弟润沂、润瑗,从弟润津,纠合族众,共议此举,佥以为可。乃命群从按支分稽家访户,不惮勤劳。阅数月,而缮写成帙。又恐疏而多虞也,昕夕检校于旧谱,拓而增之,摭拾排比务归详审,伪者正之,遗者补之,体例不合者参订而变易之。至某派曾元系于某祖之下,某名承嗣继于某支之宗,例悉如旧,支派瞭如。谱成,凡吾族之聚居于斯,庶晓然于尊祖、敬宗、收族之意,而敦睦之思,岂油然而兴耶?是为序。

咸丰拾年岁次庚申清和月朔日九代孙润瑾薫沐敬书

清柳润津撰《附序》:

且柳氏之迁于宁邑也,谱牒无传。自乾隆四十三年淇祖始创修焉,迄今九十有七年矣。我先兄显声,润瑾、润沂、润瑗,念家族繁多,名次、行辈恐有错误,于咸丰十年急欲重修。检校旧谱,详审分明,勒成谱本。世乱,未订谱序、谱例,均已著明,言无多赘。今仍承先兄旧规,以同族人登云、润经、百基、百琨、庆余、佩琪、佩珍、佩池、佩忠、一卿、德一等遵旧例,列名位,按支校明。各支出资,登之梨枣,以垂后世云尔。

同治拾叁年岁次甲戌清和月朔日,九代孙润津敬序

民国柳孝卿撰《三次修谱序》:

夫《柳氏族谱》,由来旧矣,上溯李唐,即有柳柳州河东族谱志。自明永乐间迁居宁阳,即立茔于村之西偏。其时讳字无传,世次无传,断碑、残碣,亦埋没无传,累累然,迄今只有遗址在焉。论年代,历十余世矣,计坟墓拓十余穴矣。直以谱牒失叙,使西茔之远祖列宗泯灭于榛莽,伤何如之?幸叔高祖淇创修于前,从先伯润瑾等继修于后,而吾族之支派、世次、讳字,遂昭然若揭。即东茔,自诚介祖以下十四代,亦班然可考。此何故哉?吾不能不追颂淇祖与诸先伯之功也。《传》曰:“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吾生也晚,粗通翰墨,实有不能自已者。每当更阑漏沉,披阅谱例,言族谱三十年而一修,今及六十年,越两期矣。使漠然视之若等闲,何以对我先人?况我族姓繁衍,生齿奚止千百人?迁移约有十余处,某祖之孙多有不知某祖之名,某支之人并不知为某支所自出,若再迁延因循,长此停搁,不仍如诚介祖以上世系,中断荒渺莫稽乎?适有族孙荫祥发起此举,又有堂侄镜瑶解组在籍,捐洋资助,于是偕同族人佩廷、德珉、恒桂、恒和,邀集百珃、佩珣、欣荣、云升、德昌、德乾,莫不赞成,爰命族众分资四出,不惮烦劳,按支稽查,凡族间之散居本邑与邻县者,莫不采访靡遗。加以晨夕检校,无间风雨,改其複名,补其缺略,插支添丁,俾无错谬,遂遵旧例,勒成谱本,付诸梓人,以贻来兹,庶令后之人偶阅谱帙,数左昭与右穆,如雁有序;指大宗及小宗,若网在纲,诚善举也。尤愿自今以往,子若孙仰述前人遗志,不令谱牒失叙,远尊河东家法,近守淇祖懿训,是则企予望之也。是为序。

中华民国十八年岁次己巳夏历十一月,十代宗孝卿薰沐敬序

 

民国柳镜瑶撰《三次修谱附序》:

自宗法之制废,而家族团结之精神渐形涣散,后世济其变,不得不资谱牒以统摄之。虽有家谱、宗谱、族谱、支谱之不同,所以谋尊祖、敬宗、收族之意,则一也。我《柳氏族谱》,创修于乾隆年间,咸、同之际始行续修,谱例、谱序记载详明,重规叠矩,不外尊祖、敬宗、收族之意,并望后世子孙及时增修,不坠先人之遗志焉。迨年岁积久,续修愆期,我族丁户日见繁衍,将有涣漫无纪、长幼失序之虞,脱不接续增修,何以承先启后,妥列祖在天之灵?况值世运晦冥,道德沦丧之秋,人多封殖自利,不知亲亲之谊为何说,万殊一本,漫然不计,锱铢寸帛,在所必争,但闻角弓之反,不见葛藟之荫,甚或戈操同室,讼结同族,世风之浇,不可究诘。我族间纵未漩于如是之恶潮,然而同宗不相识,尊卑不相序,亲疏远近不能辨者,亦更仆难数矣。幸先堂叔孝卿公有鉴于此,爰于民国十七年协同族侄荫祥等提倡续修族谱,秉笔号招,族众欢从。当即分支调查,详确考订,至十八年冬,始编纂成帙,接续分明,毫无漏略,体例、款式,悉遵旧谱。十余月之工作与事,族众已备极辛勤劳瘁矣。乃未及付梓,先堂叔即溘然长辞,痛何如之。镜瑶飘波政海,势同游萍,于修谱一事未能稍供奔走,负疚良多。适今腊回籍,得与族兄佩廷、佩珣,从堂弟佩勤,族弟云陞,从堂侄德昌,暨族众德珉、德乾、欣荣、恒桂、恒和、荫祥等会议,始将原稿付印,装订成册,按支分存,庶足继承先堂叔未竟之志,并可兴起子若孙尊祖、敬宗、收族之意焉。是为序。

中华民国二十年岁次辛未十二月,十一代孙镜瑶薰沐敬序

 

>>>本书详细目录  本文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邮件联系:moody0538@sina.com
  本篇选自马东盈著《柳下惠家族文化研究:历代家谱提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购买本书或交流家谱资料请给本博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