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雨崩24小时

标签:
游记 |
分类: 神州大地 |
进出雨崩24小时
从西当到雨崩的汽车路才修通不久,算是四级砂石路吧,颠簸得很,会车时还要找地段避让。原先还是马帮路,马帮路就是一米左右宽的泥巴路,马可以驮着货物走,马夫一脚高一脚低地跟在后面走的那种路。现在不走马了,越野车盘山上下。但是步道还保留着,供徒步爱好者和朝圣的藏民进出。
按预定计划,我们将在雨崩停留24小时。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利用到极致是需要好好筹划的。经过一个小时越野车上的颠簸,到酒店安顿下来,已经三点多了,我不甘心这傍晚的时刻就在村里晃荡,尽管村里也有不常见的景色可以欣赏、拍照。
从住地到神瀑不过5.4公里,步行来回三个小时应该没问题,而且这西部地方,八点天不黑。于是我带上两瓶水和自拍杆就上路了。
又听说现在每条路线都开通了骡马服务,价格有村委会统一制定,商榷余地不大。其实,山地骑马是有马夫跟着的,行进的速度快不了多少,仅仅省那么一点儿体力,而且精神也不放松。张院长选择骑马。另外三位选择躺平,说是有点儿高反,这儿海拔三四千,比较敏感的人是会有些难受的。
走出雨崩村,朝着雪山去,水泥步道两米宽,绿隐蔽日够凉爽,感觉不要太好哦,比我在家每日傍晚在植物园散步还舒坦的多。
时而路边淙淙流水,时而林间盘旋登高。看着前面有几个少男少女,弃步道走小路,想必是抄近道,我也跟上。一女孩同我搭话:“大爷,您……”旁边另一女孩对她说;“你大爷!”从德云社学来的谐音梗引起一阵欢笑。
待到神瀑前,游客还不少。瀑布从高处落下,飘洒开来,雾蒙蒙的,像是下着毛毛细雨。崖壁近处,有一注脸盆大的水流,直冲下来,藏人说用这水洗头吉祥,在这儿洗一次回去三天不再洗。有藏民不上观景台,直接沿着小溪去到瀑布下洗头。
从神瀑回村很是轻松,渐次下坡嘛。到村口天还亮着,白云飘过民居,煞是好看呢。喜欢幻想的诗人又要说人神共居了。
接下来的功课是明天上午怎么安排。有人要去冰湖,我了解到下雨崩到上雨崩1.6公里,上雨崩到笑农牧场4.3公里,笑农牧场到冰湖1.5公里,总计7.4公里,来回15公里。去时全程上坡。来回徒步至少四小时。下雨崩到尼农单程18公里,全程下坡,也是四小时。于是我决定走尼农,游客罕至而味道足,还能省掉二百六的出村汽车费,从西当到雨崩这段山路已经见识过了不是,旅游最好是不走回头路。
次日一早,吃了块压缩饼干就上路了。在村口还遇见俩外国妞,满脸皱纹大长腿,没法估计年龄,我给她们指了路,她们就迈开大步先走了。这是我一路上碰见的唯一同方向路人。再后来迎面遇见过几批进山来朝圣的香客。
由于是缓慢下坡,走路的感觉比昨天去神瀑还要好。雨崩河流到此地水势渐大,偶尔落差大的地方也会轰鸣。路边开阔地的牧场似乎尚未废弃,虽然那木屋肯定已经不再住人。
大概走了半程,有一处客栈,想必就是在雨崩贴广告的那店家。我坐了一会,瞭望前面渐渐开阔的峡谷,看起来有些不一样的风景。讨了杯水喝,那时来了一大波香客,我便继续赶路。
后半截就没有先前那么好走。先是几次急剧的下坡,每段不过数十米,关键是太陡。而且这条路虽然铺设了水泥,但是为了便于骡马和摩托车,全程没有台阶。斜面下坡,脚趾顶着鞋尖,久而久之有些疼呢。
再往前,虽说路面平了。却是进入了所谓干热河谷,气候同雨崩那边全然两个世界。步道已经不在河边,而是在高高的悬崖上,河水不知什么时候落到了深渊里去了。广告提供的信息不错,路面已经普遍加宽到了一米以上。只是许多地方仍在施工中,水泥还没铺完。
对于地理气象原理我知之甚少,说不清为什么同一条峡谷几公里外的气候会截然不同。也正因为这样的不同,雨崩里面才被称之为世外桃源。
一本正经走了四个多小时,出峡谷了。可以看见尼农桥,可以看见浑浊的澜沧江。尼农有餐饮有住宿。澜沧江边是尼农停车场,聚集着有一些徒步客,想去西当、飞来寺、香格里拉等等地方的,在此结伙拼车呢。听说那俩外国妞包车去香格里拉了。
我的实践证明,走尼农出雨崩是可行的,而且无需顾虑后续交通问题。体力欠缺而不乏铜钿的,可以雇骡马或摩托,就是拐急弯和下陡坡有点儿惊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