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龙灿博客
龙灿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67
  • 关注人气:2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三江大火连绵——哭泣的侗寨

(2009-11-24 03:44:45)
标签:

杂谈

 

       2009年11月6日凌晨,广西三江独峒乡林略村侗寨发生大火,造成造成5人死亡,196座民房彻底焚毁。这座被称为三江第二寨的大型侗寨,一夜之间被毁三分之二。  这是一年之内,该乡的第三次大火。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林略侗寨,一夜之间大部灰飞烟灭。

      林略村的上一次火灾发生在晚清时期——来自十多公里以外的贵州境内的土匪烧了村子。但山民们重建了林略侗寨,并躲过了重重火险一直到现在的彻底毁灭。这个被称为三江第二寨的魅力侗寨,就此成为传说。

http://img852.ph.126.net/FBEHsUt-NBjgzqB1_qxkaw==/2735655298652242571.jpg

      (图片说明:林略侗寨大火前后近景对比图)

       当地宣传部的人告诉记者,侗寨总是与大火相伴。此言不假。 2009年1月3日,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八协村八协屯发生一起连片寨火,大火烧毁56栋民房,为了救火破拆23栋房子,总共有363人受灾,其中,寨子里的老寿星,一位99岁老人不幸在火灾中死亡。

     http://img534.ph.126.net/8gliN7Q4JiRlcrQtUoa05g==/1318991740867192442.jpg

http://img846.ph.126.net/TUeXXQ97S8qN1ylCIqivlw==/2068559603848641017.jpg

     (图片说明:上:火灾前后林略村全貌对比图。)


      今年5月10日晚10时许,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知了村知了屯发生火灾,68户人家的房屋被烧毁,另有69户房屋则因救火被破拆掉,总计137户人家632人受灾。经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30.6万元。

     http://img844.ph.126.net/q-gg87v-LGSha69bT9Qg7Q==/892838626127673289.jpg

                            (图片说明:91岁龚大爷)

      翻开三江的历史,更是火灾连绵。
     2005年7月19日下午3时许,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政府所在地独峒屯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火灾蔓延了半个镇子,百年古镇,一夜之间毁于一旦。那次火灾烧毁房屋249户、鼓楼4座、村部1个、风雨桥1座。,为制止火灾蔓延破拆19户,受灾人数为1270人。虽然没有人员死亡,却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643万余元。
    2007年11月2日晚11时50分许,被称为三江第一侗寨的干冲村发生特大村寨火灾,烧毁民房206户513间,受灾939人,无人员伤亡。大火之后一直到现在,尽管政府给每户村民补助了2万元重建费用,村民的重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来过侗寨的外人,无不惊叹于侗寨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的美,但就是这木楼的鳞次栉比,让每一次火灾都变成了火烧连营。

       干冲一位老人告诉我,火灾发生时,他刚好60岁。自己这一生,就是在不断的积累,建房,被烧,再积累,再烧……再建新房。60年,建了三次房……

       http://img855.ph.126.net/ysDvhPKYoa_EkP8O7vA4HQ==/2761832471485756095.jpg

      (图片说明:侗寨的最浪漫的建筑杰作——风雨桥)

       从1954年至2003年的50年时间里,全  县共发生大小火灾508起,累计受灾19633户,烧毁房屋1.3万多间,烧死204人,烧伤2815人。直接经济损失6249万余元……


    在独峒乡,火灾一直是村民和当地官员们最警惕的问题。但在种种原因之下,防火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在2007年三江第一侗寨独峒乡的干冲侗寨大火之后,才正式开始,滞后的反应加上诸多人为的因素,每次某个寨子的消防设施建设终于没能跑过大火。紧缺的水源和动不动就失灵的消防机,让救援成为各方汇报材料上的数据而已,伤害连绵无绝期。
      林略村距离县城50多公里,尽管路面不错,但山路崎岖,车流量大,车速慢。距乡上也有7公里,木质侗寨一旦失,外部的救援毫无意义。

   http://img234.ph.126.net/77O_1hOH0vQHs4ccT-pp7g==/1401182434066789583.jpg

     (图片说明:林略侗寨所在的桂北山区)
  为了防火和救火,当地政府出资在林略村修建了引水管道,并建起了几个巨大的水池,购置了消防机。其中,一个能储水200吨的大池子,还没有完工,但管道已经做完。两个能储水100吨左右的小池子,已经完工,但这两个基本水池相配套的设施,水量和水压都无法实施快速的灭火。在这次大火中,其中一个水池的塑料管道,被烧得踪影全无。
        此次损失惨重的火灾,再次让侗乡不得不将防火紧急提上议事日程。政府对林略村的重建,既要照顾到侗寨的传统景观,还要考虑到消防。在初步的重建方案中,三江首先考虑的依然是防火要素,将大寨化小。在最新公布的方案中,将在寨子里建成两横两纵的防火隔离带。在隔离成的9个区域内,每个区域的建筑密度将控制在40——50栋之间。

   http://img463.ph.126.net/3OCQeWR3HhdVDblWGgW7Vg==/2526800865932610843.jpg

                     (图片说明:侗寨的孩子)
    当地官员告诉记者,根据附近村寨的先例看,这样做的好处十分明显——将火烧连营的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而围绕建筑传统的问题,基本不在被考虑的范围。

      根据近年来侗寨历次灾后重建的经验看,被大火毁掉的寨子,基本不可能复原,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居民,将木质建筑改成了砖混结构的建筑,完整的侗寨的景观就此不复存在。侗家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彻底消亡。这些新建的侗寨可能因此告别连绵的火宅,但,也将就此与未来的旅游经济无缘。在此前的一系列大火中,每一次重建,都是对原侗寨建筑群落的彻底否定,知了,八协,独峒、干冲,无一例外地在火灾后的重建中,变得不伦不类。在林略村的重建中,很多村民已经表态,将用砖房代替侗家木楼。作为侗寨的林略村从火灾一来,就已经消失。

    http://img855.ph.126.net/2mKWjU19hIHX7BtMoDwlMA==/2761832471485756103.jpg

    (图片说明:大火两年后依然在重建中的干冲侗寨,许多砖混结构代替了木楼)

      在连绵的大火伤害背后,村民们选择了安全。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作为外来人,绝对无权指着他们对传统的背叛。游客们对侗寨过客旁观式的体验,无法感受到脆弱的侗寨头顶那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带来的伤痛为风险,逃离实属无奈。但这种相对廉价的砖混建筑,是否就真的很安全呢?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作为职业记者,第一时间目击了非抗震设计的砖混结构的楼房造成的巨大伤亡,相反,若干景区的木质结构的房屋,抗震表现极其出众。

   http://img846.ph.126.net/yYBqSD7kO_ZWk5dytV_rYg==/2068559603848641012.jpg

    (图片说明:在这种防火建筑诞生的同时,曾经的干冲侗寨就此成为传说)

     三江是一个多地址灾害的地方。三江~融安大断裂(湘桂大断裂),南起柳城洛崖,向东北经融安的潭头、大良、浮石、长安,三江的丹洲、合桐、新林,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地震。

柳北地区历史地震记录

 

时          

 

地点

 

  记              

 

震级

 

资料来源

 

 

 

鹿 寨

 

1483年6月17日

 

3.2  

 

鹿寨县志

 

1517年4月

 

柳州

 

 

 

3.2  

 

柳州志

 

1504年

 

柳州

 

 

 

3.2  

 

柳州志

 

1604年(万历卅二年六月)

 

柳江

 

地震自午时起未时

 

3.2  

 

马平县志

 

1604年(万历卅二年八月)

 

柳城

 

地震

 

 

 

柳城县志

 

1652年(顺治六年五月)

 

柳江

 

山崩

 

 

 

马平县志

 

1695年2月15日(康熙卅四年正月初三)

 

柳江

 

地震,马平南门火延烧,大南门城楼及城内府头门尽毁。

 

5.6  

 

马平县志

 

1695年2月15日(康熙卅四年正月初三)        

 

罗城、融 县

 

康熙卅四年亥春正月地震,立者多仆。

 

5.6

 

融县志、罗城志

 

1695年2月15日     

 

三江

 

康熙卅四年亥春正月初三黎明地动

 

4

 

三江县志

 

1700年(康熙卅九年)

 

罗城

 

康熙卅九年庚辰地震。

 

4

 

罗城县志

 

1795年9 月(乾隆二十四年秋初)

 

融 县

 

地震

 

3.2

 

融县志

 

1806年7月18日(嘉庆11年丙庚六月己卯日)

 

罗城、融县

 

地震。洞 口村连震十数 回,地内有声如雷,其地多陷。

 

4.5  

 

融县志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六月)

 

融县

 

地震

 

3.2    

 

融 县志

 

1828年(道光八年)

 

融 县

 

城西猪头山崩。

 

 

 

融 县志

 

1935年9月25日

 

柳州

 

有感范围800平方公里。

 

5.0

 

柳州志

 

*1936年5月25日

 

融 县

 

地震

3.2

 

融县志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融 安

 

碗响,窗弹动,吊灯摇摆不定,小洲、大巷有地陷裂 (今已填平)

 

 

 

长安、大巷老人讲述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四月)

 

柳城

 

地震

 

3.2   

 

柳城志

 

1948年

 

融 安

 

地震

 

3

 

柳州地区委       

 

       砖混结构的楼房防火,但在预防地震以及别的地质灾害上,并不占优势。在历史上的若干次大地震中,侗寨的木质构造的侗寨,安然地抗住了无数次大地的断裂。我很想知道,这个以防火安全为出发点的选择正确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