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州女副市长非正常死亡:请用谜底让我们将她遗忘 20

(2009-06-19 04:33:17)
标签:

杂谈

 5月2日凌晨0时许,50岁的倪玲妹死了,从湖州星海名城那29楼的高档楼盘里,飞身而下,一地脑浆,一地谜团。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跳楼自杀的人,在飞身出去之前,心已经死亡。几个小时以前,她还在陪伴客人,10多个小时前,她还在逛街,准备购买前往加拿大看儿子的衣服。她预计5月4日前往加拿大。几十个小时以前,她还在检查工作……

   回家的短短2个小时之内,她的生命在与老公、湖州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胡某的争吵之后,出现了逆转,瞬间,她选择了死亡。这就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东西瞬间击碎了她的心?这是所有故事的核心。

   

    倪玲妹死亡后,警察介入调查,其子立即从加拿大启程回国。3日下午,湖州当地在殡仪馆给死者搭建灵堂。而在跳楼现场,死者的脑浆依然处处可见,无人善后,触目惊心。曾经有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市长的爹死了,吊丧的人群来了,市长死了,吊丧的人没了。倪玲妹女士即使贵为副市长,身后事马虎的迹象,已经初现端倪。也许,这就是权力的荒诞属性。

     邻居们将这些脑浆的被遗留,看成是对死者的不敬和对生者的漠视。他们不得不在恶心和痛苦中左右为难。

       倪玲妹死亡约10小时后,湖州发布了第一个新闻通稿。承认了死者的身份。不到24小时后,发布 了第二个新闻通稿,言之无物。湖州很满意自己的反应,理由是一个报纸对他们的快速反应表示了赞赏。但他们似乎并不关心,言之无物,对故事核心避而不谈的通稿,让民间的质疑急剧放大。

     其实,通稿是无法消除民间的猜想空间的。至少,在互联网时代,在消息封锁成为不可能时,言之无物的通稿产生的疑问无人解答,也就与消息封锁并无二样。

     谈论死者的身后事很不敬。但作为一个享受公共资源的官员,他们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注定将被人评说。人才选拔模式的不透明,以及民间对权力主导下资源分配的不信任,也注定他们将成为八卦的主角,如任何一位公众人物的待遇。

   倪玲妹之是一个普通的副厅级官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目前也没有看到不朽的迹象。身后的八卦却如影随形。她的权力、财富甚至爱情,还有远在加拿大的儿子的读书经费,都被公众放到网络这个放大镜下仔细拷量。公众用了一个简单的算术题——一套高档楼盘的房子和每年10多万的留学经费,就足可以让民间质疑不断。而分管的富矿教育,近年来也连续出事,属下的校长们受贿,私分款项前赴后继,加上数个亿的学校集体拆迁在其任上进行,倪玲妹女士非正常死亡仅仅是故事的开始。而夫妻吵架背后的故事,则只是由头。

    现在的问题是,一个故事开讲了,就没有半途打住的可能。因为无数听众翘首以盼。而讲故事的人,已经不是倪玲妹和她的家人,而是那些在殡仪馆忙碌的湖州领导。而叙述故事的方式,却足可以左右故事的走向。

     不过,故事始终是故事。需要高潮和结局。如果一个结局成了湖州版的周老虎,那问题又另当别论。从周老虎13名官员的结局看,改变故事的走向,其实并不理智。

    曾经有一句很褒义很褒义的话,“一个人死了,他还活着”。倪玲妹女士已经死了,但她还必须活着,等待故事的结局,这确实是一种悲哀。中国有一个优良的传统——为死者讳(俗称死者为大)。官员也是人啊,为了让逝者早日安息,讲故事的人,请祭出谜底让我们将她遗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