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肾脏病患者如何掌握水的入量?

(2007-09-21 19:18:58)
标签:

健康/保健

 

水肿是肾脏病患者的主要体征之一。一般情况下出现水肿的肾脏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水的摄入,维持液体平衡。正确掌握水的入量,是治疗肾脏病重要的一环。

在讨论如何掌握水的入量时,首先应明确显性失水非显性失水内生水的含义。显性失水指尿、粪、呕吐物、胃肠道吸引流物等所失去的水分。非显性失水系皮肤、呼吸道散发的水分。内生水是指食物氧化和细胞新陈代谢所释放的水分。显性失水量容易估计;非显性失水量可按05毫升/公斤体重/小时或12毫升/公斤体重/天2个实用常数计算,当然还要根据年龄、体温、气温、湿度等作适当调整;内生水量的计算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上,可以400~500毫升为底数,加前1天的尿量、引流液等的排出量。

在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有明显水肿时,应限制水的摄入;如无明显水肿时,则不必限制饮水。无尿或严重少尿的患者,一般仅需要无钠的、并且能够恢复蒸发和小量的尿中丢失的水就够了。医嘱中的水摄入量,应将每日产生的内生水350毫升,计入其中。许多慢性进行性肾脏病患者,在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生少尿或无尿时,它们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之前的数年保留盐和水的能力已经受损。这时如果盲目的限制水的摄入,就会促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医生必须经常对这类情况加以警惕,并立即补充其丢失量。慢性肾病患者心力衰竭时,水的排泄是减少的,故水的入量应严格控制。

有的肾病患者,没有明显水肿症状,仅怕出现水肿,故盲目地限制饮水,是没有必要的。

在估计水的入量时,要观察患者有无口渴感、眼球弹性、口舌粘膜及皮肤充实度,还需观察尿量多少、血压变化及胶体渗透压作为参考依据。不过在临床实践中,还以每天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作为估计水的入量,比较方便和实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