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胡说酒(三)

(2011-05-18 22:36:41)
标签:

休闲

分类: 老胡说酒

酒与喝酒
 
几千年酒的历史,也造就了酒的品种繁多,有白酒,红酒,黄酒,啤酒,自酿酒;奶酒,青稞酒,冰酒,蜂蜜酒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先说白酒吧,中国的蒸馏白酒那是相当的有名,且不多说,八大还是值得一提:
茅台,五粮液,汾酒一直不用怀疑
泸州老窖,剑南春,古井贡有点起伏不定
西凤,洋河,双钩,竹叶青,董酒常有几个被踢到乙级队去。

http://att.jd-bbs.com/day_091217/20091217_cb5953e46b9be65e1a9ab6wYoI3JCSIP.jpg

白酒的代表茅台可以当仁不让,古老的是酒曲,酵池;独到的是原料,水;繁复而秘制的配方,优越条件的窖藏;无出其右者。

 

第一次分享茅台是同学的珍藏,他是南京人,跟随父母支边到贵州,高考时是“拔青苗”提前上的。但是他却是俺们班上的三大神童之一。他基本上算是一个普通学生,上课,自习,打牌,抽烟,看电影,逛街。奇怪的是别人无比烦恼的课程象高数,电工,英语。在他这里完全没有问题,无论这么考,他总是大班的前三。这种神奇一直持续到了毕业,数年后留学日本就没了音讯。

 

在他上学带来的箱子里一直存放着两瓶茅台,同宿舍的哥们三番五次要给开了,一直没有得到许可,一把大锁保存了两年多。终于再一次完全不记得的情形下,他贡献了出来,价值一个月生活费(16元)的两瓶茅台。男同学每人分得一茶缸底!说实话那时候根本没啥讲究,只是舍不得喝,一小口含在嘴里要等半天,恰巧暗合了品酒的要素,那叫一个香,真不是盖的!

 

之后也喝过的没啥深刻的印象,可能当时也没觉得有那么珍贵罢了;记得有一次朋友结婚,婚宴有些排场,每桌2瓶茅台,法国红酒不限量。由于朋友的爱情故事太过精彩,两瓶酒根本就没开封。

 

前几年的老板喜爱茅台,主要是因为他患有痛风,无法和海鲜啤酒做伴。茅台则要好些,让贵州的老总批条整了几件回来,欢喜了半年。不过后来总觉得这酒没有当年的味道,也许是“许昌”茅台,或是“漯河”茅台?

 

过年时遇到几个朋友一起聚聚,说起和茅台,其中东航的哥们说,现在要喝的话得先讲故事,如果这酒的来路无法让人信服,也就没有多大兴趣去开了。另一位说了,他内弟刚从贵州整了十件回来,马上就听说涨价了,这可是XX省长助理(大家相熟的老同事)特批的!可是立马就有人质疑,是亲自提货的吗?离开过视线吗?自己开车拉回来的吗?没有托运吧?......无数的疑问?

 

茅台酒这是怎么啦?

 

有故事说70年代总理和乔部长去仁怀,酒厂奉献两瓶50年珍藏茅台,喝过后乔部长有偷偷去问酒厂要两瓶,居然没有得手,可见那一直就是稀罕物件。

 

有资料显示,茅台酒厂的年产量大约也就2万吨,通常要3-5年窖藏才能出厂,也就是3-5年前的产量,不过1万多吨,3000万瓶而已。轮到俺们头上估计真货的可能性还很难说。酒厂的老窖池容积有限,这时间也不是乳沟,挤挤就能出得来的,这原浆老窖是轮不上的。再就是所谓的30年50年的窖藏,只是另一种勾兑的说法,恐怕只是含有几滴年份酒吧!就像是以前的一个笑话:某地罐头厂经常出品的是马肉罐头,产品单一,销路不畅;后来厂家听信某点子专家的建议,出了一款新产品,曰云雀马肉罐头,大家争相购买,销量剧增。可是买回来一吃,还是原来马肉的味道,疑惑中翻看标签说明,上书云雀和马肉配方1:1。有好事者电话厂家,说明疑惑,厂家答复说是严格按1:1的配方,即一只云雀:一匹马。众人昏倒。

 

为何如此,俺有经验。08年冬,亲戚的孩子清华毕业,留学加州。送行宴上主人拿出一瓶老酒,名唤“四特”,玻璃瓶,啤酒盖,标签略有发黄,背面清晰可见出厂日期1988字样。是当年放在阁楼遗忘的结果,启开瓶盖,浓香四溢,呷在口中,醇厚绵长。据说当年这3块5的老货,黑市也到500左右鸟。
两圈下来,瓶底朝天,只好再叫上一瓶十五年四特陈酿,cao,寡淡如水!

 

09年签一大单,老板高兴,捎来一瓶老酒,20多年前在他新加坡家里存的茅台。打开一看,酒色已经微黄,似乎有些粘稠,挂杯持久。这一回,大家都没有大口猛灌,细细地品,不忍咽下。

 

记得有个老油条说过,喝红酒第一次就要上等货,会形成一种印象,认为那味道才是红酒。
俺基本上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俺不喜欢红酒,追根溯源,就是早先喝的都是歪(wai三声)货。
后来慢慢知道了,原来红酒还是有好的,只是没见识而已。既然没见识过,就随便摆一摆。

 

不说法国五大酒庄,也不说法国Petrus!
澳洲的奔富系列太乱,美国纳帕谷的太多,智利和阿根廷的太烈。


新西兰的长相思有点怪,意大利的嘉雅还可以,喝的不多;SOLAIA又不大容易找到,
因为喜欢瓶颈上那条DOCG的“粉红”封条,选瓶CUMARO Riserva DOCG Conero应该不错。

http://www.cardor.com.cn/wine_info/uploads/allimg/c100524/12JD294TPF-F3411.jpg

2000年在塞维利亚,那是还是用比萨塔的时候,同事中有个好酒的,一直给我颠过来倒过去地说。
现在俺基本上也全忘光了。

 

在残存的记忆中好像有Tinto Pesquera Janus Grand Reasrva,据说是用单一的Tempranillo(堂普尼罗)酿造。也只是好的年份才有出产。

也不知道为什么用Janus这个名字,是因为她还存在黑白两面还是中绕着土星放出奇异的光,反正没搞清楚。只是听说用她与habogo的火腿那是绝配。

 

当然还有里奥哈地区的Marques de Riscal Reserva,当然也是90%的Tempranillo,到与烤肉一起,相得益彰。

还有Torres,公牛血等等,现在还能时不时地搞一个,怀念一下。俺当时带了一个徒弟,来自Valladolid
(巴家多利德),回国时他硬塞给俺两支Ribera del Duero,也是100%的Tempranillo。

有时还真怀念那段时光,美味的火腿,微酸的腌橄榄,黄橙橙的海鲜饭,热腾腾的盐焗鱼.....

现在大多时候也只能混点澳洲的Jacob's之类。

 

有几个同事那是相当的会装,不时还搞个什么红酒雪茄晚会啥的,红酒先醒上半个小时,待其充分氧化,使原本强烈的口感变得柔和,酒体愈发丰满,极富层次感,各种果味若隐若无。再燃上一支COHIBA的POR LARRANAGA ROBUSTOS,很飘吧!

http://www.jpxf.com/UploadFiles/200803/20080327161851353.jpg

通常3-5种酒品下来,俺那可怜的30毫升酒量已经消耗完毕。而先前提到的山东籍东北大汉直叫侍者满上满上。俺就特别没品地喜欢上了那些大家拿的或是德国的冰酒,或是蜂蜜酒,那味道,甜丝丝的,仿佛回到了三岁的时候。

老胡说酒(三)

原本觉得最无法接受的啤酒在某些时候也有所改变,最先是有次练球回来,和几个球友在一个叫“黑老婆”的烧烤地摊,点了些烤鱼什么的,再从一家德国啤酒店买了两桶Arcobrau的浑浊白啤。味道还是很盖的。

以至于有一次到桂林,原本想去打乐满地的,结果下雨,只好呆在阳朔的酒店里打牌,输家就吃去买绝味的花生和鸭脖,还有啤酒,当然也是德国5升的罐装。

 

09年世界杯的时候,俺们在东方明珠打完夜场回来,直奔凤凰城的一个酒吧,那里鲜酿的啤酒种类很多,黄的,黑的都来点,最后被抬到一家足浴店睡了两小时。

(照片是俺在网上胡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