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叔读解甲骨文之“夨”
“夨”,读音zè(同仄、昃)。象形,独体字形。现代字典解释本字为“古同侧”,其实并不准确。甲骨文中并没有“侧”字。而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侧”字时,肯定不会是参考甲骨文的“夨”字。“侧”只是本字形可以对应的一个方面,就是测过头来的样子。但本字绝非仅仅体现这一点。初看本字,只是将表现正面人形的“大”字,做了一点点的笔画变形:头部歪着,表示这个人在做转头的动作抑或存在某种情绪。后来的“仄”与“昃”,应当是从本字引申出来的。“仄”的本字是表山崖的“厂”加本字形,描绘了人到山崖边转头察看的情景;“昃”的本字是表太阳的“日”加本字形,体现了人在日出日落时转头观看天象地物的情景。而本字所蕴含更深的意思,还应当包涵人格精神的层面:当一个人面对困境时,当一个人面对欺凌时,他转过头去,表示不畏强暴,不怕艰难、不屑一顾甚至坚定抗拒的形态。而“侧”字,则并没有这样的意思。
现在多数字典,将本字读音标成“cè”,与“侧”同音,而不顾及原本的“zè”音,这是随着本字的现代解释“古同侧”而以讹传讹了。元代《六书正讹》、明代《正字通》等古书中,都标明本字读音“札色切”、“菑格切”、“祖力切”、“读若仄”等,证明本字自古就是“zè”的读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