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一处钉子户,马路建设多年受阻,形成一大景观,上了中央电视台:

这让我想起早年间在法国参观高速公路是见过的道路桥梁因为钉子户改道打弯的见闻:
1985年陪同交通部公路局毛家安副局长水运局刘锷副局长访法。参观高速公路过程中发现一个桥梁很奇怪地成弧线型绕过一座小楼。从公路建设者的角度,中国访客当然提问:是先有房屋还是先有桥梁?如果先有房屋,修建公路桥梁的时候通常应该拆迁补偿让小楼主人离开线路另择新居使公路桥梁笔直通过;如果是先有桥梁则不应该在那么靠近高速路和桥梁处建筑一个楼房。
陪同参观的法国公路局长Jean
Berthier先生做了解释:楼房处于道路设计红线之内,恰好通过此处的桥梁最初设计当然是笔直的。本该与整条公路上遇到的障碍一样,给这座建筑的主人以拆迁补偿。但是业主不答应。在公路投资预算能够支付的补偿数额之内达不成协议。也许是这个人家几代人居住的历史老屋不愿意在儿孙手中消失。反正这个小楼是铁定不给高速公路的桥梁让路。
结果我们看到了。高速公路在这里经过的桥梁设计变更,直线变成弧线,稍稍绕过小楼,继续它的行程。因设计变动引致施工费用的增加很容易计算出来。法国和中国对待所谓钉子户问题的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法方式观念结局也很容易看出差别。
另外一个事也很值得记录。在巴黎周边和里昂、沙磨尼(靠近意大利边界)等处参观游览,发现同样走得高速公路,有的收费有的却不收费。法国朋友解释了其中奥秘:凡是地理地形条件不允许修建平行两条公路的,就是说两地之间只能有一条高速公路通达、除了高速路没有免费公路可供使用的,这种唯一通道高速路不收费。这是国家公路法规所强制规定的。还有一种情况不收费。就是外省进入巴黎的主要通道,不收费。尽管进入巴黎不是只有高速公路可走。理由是什么我忘记法国朋友当时如何解释的。回想一下好像是免费进入首都是全国人民的当然权利如果在进入首都门户收费会让全国人民骂声不绝吧。这个是我瞎说。但法国高速路多数收费两种情况不收费的事实很能够给我们中国的执政者法律的制定者一点启示。
无论是桥梁遇到钉子户还是高速公路不收费的事,都是二十年前在法国看到的。今天事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因为没有进一步的了解,不好说了。也许法律法规都变化了,更加袒护钉子户更加袒护行路者。也许相反。等有机会去了法国实地考察得出新的结果,我会第一时刻告诉您。
补充,上了英国报纸的中国钉子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