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643篇.北岳恒山游记(十)从北岳恒山真武庙的匾额谈我国古代的“名字之讳”

(2018-05-11 14:07:54)
标签:

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真武与玄武的差异

山西恒山游记和攻略

恒山真武庙游记和攻略

玄武为何成了真武

    游览北岳恒山的真武庙,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真武”与“玄武”二个称呼同时并用。不知您想过没有,为何“真武大帝”也可称“玄武大帝”,或者反之。追本溯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真武大帝道教北方之神,原称北方玄武大帝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颛顼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汉朝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称执冥神君关于玄武起源的最早传说来自于夏朝。据传,中国夏王朝的建立者禹的父亲叫做,字玄冥,也可以叫做玄武。

    玄武改名成真武起自宋朝的宋真宗时代。大凡粗知中国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有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典故。这里说的就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利用军权,发动政变,不血刃登上帝位,建立宋王朝。赵匡胤的后代为了使宋家王朝更加名正言顺,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宋真宗其实是赵匡胤的侄子)授意宠臣,大搞天书屡降的神话,全国掀起了一场少见的崇道狂潮。真宗又假托梦见神人传玉皇之命,说轩辕皇帝为赵氏的始祖,由此制造了一个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为赵家始祖,并将此事布告天下,尊黄帝为圣祖。从此,道教又多了一位仅次于玉皇的尊神——“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赵玄朗”中的“玄”字与“玄武”中的“玄”为同一个字,依据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则凡与有“玄”字在内的其他名字必须避开“玄”字,改为其他的名字,于是因避宋朝皇帝“玄武”就改成了“真武”,“玄武大帝”就成了“真武大帝”。

    中国古代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修辞格。说话时遇到有犯忌讳的字,不直接说出来,而用别的词来表述。比如另一种就是人姓名的避讳。具体的说,帝王、圣人、父母、先祖、尊长。所谓避讳,就是指人们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不能乱用乱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时,必须设法避开,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方式来表述书写。

   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皇帝的名字,全国的臣民都要避讳,这可以叫做国讳,也可以叫做公讳。另一种是,父母或先祖的名字,全家族后代的人都要避讳,也可以叫做家讳,或者叫私讳:还有一种是既非皇帝,又非宗亲,而是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字, 也要避讳,可以叫做圣讳

在这三种姓名的避讳中,国讳是最为严重而又最为严格的一 种,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须遵循的。

    在避讳风气盛行之后,一些官高位显的官僚在一定范围内也要求别人对自己名字的回避,这是官讳宋仁宗至和年间,田登任南宫留守。田登自讳其名,不许别人言,吏卒多人为此被他责笞。于是南宫举州皆谓灯曰。上元灯节依例放官假三天,田登命书吏张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一句流传很广的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由此而来

第1643篇.北岳恒山游记(十)从北岳恒山真武庙的匾额谈我国古代的“名字之讳”

真武庙的牌楼正面挂着“真武庙”的匾额。

第1643篇.北岳恒山游记(十)从北岳恒山真武庙的匾额谈我国古代的“名字之讳”

但牌楼背面的匾额上书“北岳玄武”。同一座牌楼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使用了“真武”和“玄武”。第1643篇.北岳恒山游记(十)从北岳恒山真武庙的匾额谈我国古代的“名字之讳” 真武庙主殿的门楣上悬挂“玄武大帝”匾额。
第1643篇.北岳恒山游记(十)从北岳恒山真武庙的匾额谈我国古代的“名字之讳”   但真武庙主殿的玄武大帝塑像上则悬挂的是“真武大帝”匾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