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2018-05-06 20:04:25)
标签:

山西恒山游记和攻略

恒山十八景

山西游记和攻略

古今恒山的变化历史

中国道教名山游记和攻

       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市区62公里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恒山景区面积147.51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359.62平方公里。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其实,在明代之前,我国古代的北岳恒山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山西恒山,而是河北曲阳的古恒山。直至明朝中期将北岳从河北曲阳改祀至今天的山西浑源,并在清朝由顺治皇帝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才将北岳正式确定为今天的山西恒山。

    恒山是我游览的五岳之中的最后一个,我原来以为恒山是五岳之中风光相对一般的景区,这次游览后觉得比我想象的要好。总体来看,恒山风景区以道教庙宇众多为特点,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之说,另外还有“恒山古十八景”等自然风光。请随我的镜头走进恒山区看看吧:

(提示:恒山景区的门票分为进山门票20元和庙宇门票30,一共50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恒山中华五岳之北岳。其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止于太行山,沿东北走向蜿蜒而来,奔腾起伏,横亘塞上,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浑源县境内,海拔2016.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被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44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现为国家5A景区。1984年规划,全景区为4个等级的保护区和1个自然保护区。一、二级保护区面积为62.10平方公里,以双峰并峙的天峰岭和翠屏峰为中心,包括天峰岭景区、翠屏峰景区、千佛岭景区、温泉景区和浑源城景点群;龙山一带为自然保护区。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在景区中看到这样一个“中国道教名山联盟”的介绍,上面列出了山西恒山、辽宁千山、甘肃崆峒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江西三清山、江西灵山、重庆四面山、广东罗浮山、浙江双龙——金平山,共有11座。这并不是官方发布的名录,而是这些景区的一个自发组织。不过在道教名山中,我觉得恒山应该不会是第一,至少很多人认为武当山在道教中的名气更大。当然,这是在恒山景区中,“我的地盘我做主”,将自己排在第一也可以理解。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这是恒山山门。恒山山门高10米,宽16米,明清风格,为四柱七楼,三开门格式,混凝土浇注,纯白大理石围基,斗拱铺作,黄琉璃瓦覆顶,正面正中匾额北岳恒山为原新华社长、当代大手笔穆青题写,后面匾额绝塞胜境系当代书法名家夏桐郁所书,整个山门庄严雄浑。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这是恒山景区的导游图。恒山的主要风景点和寺庙集中在图上的前山这一片,而后山的景点不多。因此,大部分的游客因体力或时间的关系都是游览了前山或等到峰顶后原路返回到恒山停车场,一般不会从前山穿越到后山。
      我个人觉得,恒山的主要看点在它的庙宇。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国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们风雨苍桑的足迹。远在春秋时期太上老君相传在北岳恒山千佛岭结炉炼丹,燃灯道人演兵斗法;西汉初昌蓉往来于恒山;西汉景帝、宣帝年间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炼神仙之术,留下了千年不解的三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为天师的寇谦之在北岳宣扬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从嵩岳投奔恒山修炼香火盛极一时;唐朝时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炼,名道人管革结炉悟道,致使恒山道教道场香火名扬天下。恒山道教主流属全真教龙门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双修一应俱全。因此,如果您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可以将主要的游览时间安排在前山的这一片庙宇上。至于登峰顶,如果时间和体力允许,可以一试。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穿过恒山山门牌楼沿山路盘行十多里便到了照片上的停旨岭村。因过去皇帝祭祀北岳,此处为停接御旨的地方,故而得名。现在在此处修建了真武大庙,立停旨石碑一通。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站在停旨岭村的停车场向东仰望,一座刀削般突兀的峭壁映入眼帘,峭壁上恒宗两个红色大字分外耀眼,此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张升手笔,两字总高十三米,宽六米,字体雄浑,遒劲刚健,横直如栋梁,点捺大如牛。恒山作为道教名山留下数以千计的石刻铭文,但恒宗二字最具恒山特色。

    在“恒宗”二字的旁边有一山洞,称为“桃花洞”,属恒山七宫八洞十五庙之一。洞口坐北朝南,高有丈余,宽近八尺,入深约15米。传说,这里是桃花仙女修行的所在。玉女原在王母娘娘蟠桃园值守,后下凡投胎到北岳富户人家,因素喜桃花,人称桃花女。桃花女善禳镇之术,常为百姓破解疑难杂症,故得百姓爱戴。虽然桃花女的故事是传说,但桃花洞外的奇花异景却真实存在。这里集中着大量恒山桃花群,历百年而茁壮常新,清明前后桃花盛开,红若香珠,灿若彩霞,点缀着山谷,传递着春意。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沿着连接恒宗恒宗殿的这段名叫步云路”的台阶路上行数里,可以看到这座牌楼。牌楼的匾额上有清朝道光皇帝御书人天北柱四个大字。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一路上,如果你留意,可以看到这种枝干粗犷,身姿倔强的树木。这就是恒山豹榆,是恒山独特的树种,为全国所稀有。因树干上有酷似金钱豹斑剥陆离的花纹而得名,生长于恒宗殿四周,质地坚实而又顽韧,是古代将士制作弓箭的上等原料。传说中后羿射日所用弓箭就是恒山豹榆材质。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站在半山腰上俯瞰,可以看到右边的一弯碧水是恒山水库没想到原本以为只是粗犷雄浑的北岳也有如此秀丽的景色。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恒山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自古以来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这是恒山在五岳中最可引以为自豪的。并且许多古代关隘、城堡、烽火台等众多古代战场遗迹保存了下来。边关要塞,古城峰烟......,这些都是容易引起人们感叹联想的,古人由此赞叹恒山危峰过雁来秋色,万里黄沙散夕阳。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明朝中期出现北岳改祀之后建北岳庙,清代时恒山已经寺庙群居,规模很大,人们称之为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后来遭到破坏,所剩不多。现在看到的庙宇基本为清朝时的建筑。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作为北岳的古恒山原在河北曲阳,历史上为将北岳由河北的曲阳改为山西的浑源,自明朝中期过六次争辨主张将北岳由河北曲阳改祀到山西浑源的一派,理由主要有三:北岳恒山和祭祀北岳的地点应在国都北方,而当时祭祀北岳的恒山是河北大茂山,祭祀地点在曲阳北岳庙,均在国都之南,与京城方位不符;改祀到山西浑源,是因浑源曾为恒阴,为恒山阴面,恒阳、恒阴皆指恒山,浑源又比曲阳在国都偏北;还有交通不便及官宦个人意愿。反对改祀的一派,主张仍在河曲阳北岳庙祭祀。强调既然恒阳、恒阴,皆指恒山,何必改祀。他们运用大量改都而不改岳的历史事实,并引经据典地对改祀派给予反驳,以维持几千年历代中央政府在河北祀岳的历史惯例。最后于顺治十七年(1660顺治帝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而一锤定音。从此山西浑源就成了国家祭祀北岳恒山的地方,享受曾经古北岳(今河北)时的政治待遇。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攀登一段路程后,回头俯瞰,山脚下的一大片白色区域是停旨岭村处新修的全国最大山岳型停车场,面积有14000平方米。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登恒山的路大都是这种条石铺就的台阶路,路况不错,但有些路段也比较陡。整个路程比较长,有点像北京香山景区的登山路。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这是通往顶峰的一道关隘,名叫“凌极门”,“凌极门”,通元谷沿阶而上,经过几百级直上的台阶,就登上了海拔2017米的恒山主峰天峰岭。天峰岭在五岳中海拔高度仅次于西岳华山,排行第二。天峰岭顶上有国家测绘标记石碑。但到下午六点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不让游客进入了,主要是防止游客在天黑后冲顶峰返回时天黑路险发生意外。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恒山是经历次造山运动和历次地壳升降运动形成的一座断层山,山体的外貌上显露出明显的断层现象,岩层为古老的寒武纪奥陶系石灰岩,距今已有五亿年。基岩面积裸露,风化破碎严重,峰峦均呈尖形,沟谷切割较深,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整个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数百公里,被誉为峙中华之坊表,巩神京之翊卫的寒疆第一山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沿会仙府西北攀越,有巨石迸裂,裂石中有一条半米宽的岩缝,沿岩缝攀上陡壁高处在一片2.5平方米的方形岩石,台平如砥,台上残棋一局,台岩上刻琴棋台三个大字。我觉得琴棋台是观赏恒山景区前山全景的最佳地点,但登上去也不太容易。看这个小伙子从上面下来时胆战心惊的模样,估计平常不锻炼的人是难以登上去的。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站在上面照片中的观景台上俯瞰,恒山前山的风光尽收眼底。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真是出乎我的意外,没有想到恒山还有如此漂亮的风光。这让我想起了日本著名的清水寺风光,只不过日本的清水寺是掩映在樱花中,而恒山的的庙宇是被桃花所掩映。可惜这个时候的桃花已经开始凋谢,如果再早来一周,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我想这处风光还会更美。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其实恒山也以景色美而著称,历来有恒山18景之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恒山后,把在恒山的见闻录入《徐霞客游记》中。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再向南面眺望,一条长长的台阶路将我的目光引向一处庙宇,还有庙宇后面石壁上的两处巨大石刻,上方的为“云中胜迹”,下方的为“一德峰”。透过这文人墨客的生花之笔,我觉得高悬于飞石窟南崖的一德峰”三字更是含概了宗教文化的玄机。从道家来讲一者万物之本也,道于一,造化天地,化成万物。德者八功德水,佛界认为须弥山大海中,有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把道家的根本和佛界的万能,有机地融合,反映出道教的文化精髓。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北岳恒山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处景观都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景观奇特,植被同样丰富多样。每当春夏之交,满山遍野的山桃花,红如朱点,粉似女颊,含娇滴露,烂若云霞。恒山桃花美丽娇艳,不知陶醉了多少风流人物,《笑傲江湖》中就有桃谷六仙的神话形象,传说中的桃花仙子就是在恒山修练得道的。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恒山做为道教的活动场所由来已久。相传,我国神话中的古代道教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恒山以道教闻名,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茅山道的祖师大茅真君茅盈曾于汉时入山隐居修炼数载;八仙的之一的张果亦曾修道于此。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恒山风光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恒山上的古碑不少,如果有时间值得好好品读一番。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恒山自汉代建庙,到清初仅恒山主峰周边就建有各种寺庙六十余处,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之说,形成蔚为壮观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显示出北岳恒山无穷的魅力。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恒山寺庙有六十余处,既有名声斐然的大庙,也有这种门脸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当年也曾经显赫的小庙。这是大王庙,早期祭山的庙宇,明代以后恒宗殿取代了过去的“岳庙”今寝宫,大王庙作为岳庙的附属建筑得以保留,是保佑平安生财的祭庙。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这是北岳寝宫,里面供奉的是北岳大帝夫妇。北岳大帝出身何处,构成了北岳恒山的一个难解之谜。《五岳真形图》中记载,北岳之神,即洞渊无极真君,是盘古六世之孙。《礼道要鉴》上讲,恒山神为黑帝颛顼之所治。《封神演义》又说,崔英被灶神张奎杀后被姜子牙封为北岳大帝……凡此种种,终难定论。但还是《道藏》上说得明白:五岳大帝不是一人治始终,而是轮流执掌,每五百年一个轮。

    在此,我想特别提示一下,要仔细看看寝宫门旁的介绍牌,寝宫的介绍牌上是这么说的:“原为北岳正殿,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位于恒山飞石窟内东崖龛,面宽三间,进深两间,重檐歇山顶。明弘治十四年(1502),朝廷为进一步扩建恒山,将飞石窟内的旧岳庙改为寝宫,在恒宗主峰半山坡上新建新岳庙,即恒宗殿。”看了这段介绍你从中想到了什么?!这儿原来才是最初的北岳正殿,是明朝弘治年间才失去了正殿的地位。所以,旅游之中一些不起眼的介绍也许就包含了很有趣的一段历史。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接官厅。过去官员上恒山祭祀时迎接安排的处所。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白庐观。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白庐观山门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从架设在路上的马神殿的门洞看过去便是上有道光皇帝御书人天北柱四个大字的木刻牌坊,这是一个交汇路口。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马神殿中供奉的马神,据说这是北岳大帝的坐骑。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这块形似鳄鱼的大石头名叫“鳄鱼石”。据说,上古时代横山地区是一片沼泽湿地,有鳄鱼出没伤人,玄武神化作乌龙为民除害将其屠杀,其物由于在恒山长年修得灵气,化作青烟升造极乐,其躯化石留于此处,故曰“鳄鱼石”。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
第1634篇.北岳恒山游记(一)走进恒山    恒山松,风格别致,形状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状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称这为四大夫格。这四株古松,根部悬于石外,紧抓岩石,傲然挺立,气势不凡,别具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