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然而,雄踞一方、兴盛一时的古格王朝于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突然神秘消失,留下的只有这一座城堡的残垣断壁,不由令人们遐想联翩......。
目前所能考证古格王国历史的记载仅存于卫藏的史书和当时西方传教士的一些往来信函的只言片语之中,让后人难以获得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唯一能让我相信的是,古格王朝的覆灭缘于十七世纪的那一场战争,但是无法理解是,古格文明是如何突然消失的,消失的人群都在哪里?《走近太阳》一书作者认为当年印度十几万人入侵古格,当时都被古格军队击退,这样看来当时的古格军队估计至少应有十万人。再加上百姓,古格王国的人口应该不少,那么古格在经过一场浩劫分崩离析之后,这些人都去了哪里?或许,被称为“古格帝国最后遗迹”的藏尸洞(又称“干尸洞”)能带给我们一点启示。
在古格王宫遗址北面600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有一个著名的“藏尸洞”。据说这是古格王国灭亡后留下的最后遗迹。关于藏尸洞内的无头尸体,据说是古格王国与拉达克王国争战时,古格国王不忍眼看着自己的百姓受累,于是与拉达克人达成城下之盟:同意投降,但不得伤害百姓!当古格国王和战士们放下武器之后,背信弃义的拉达克人却将他们全部押解至藏尸洞前砍下头颅后抛尸于洞内,并把所有被俘的古格子民掠往拉达克,将古格残酷灭国。
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自然环境却迅速恶化可能是主要的原因。的确,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数十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问题还是那些人都去哪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之后的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古格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但是这些人也都并不是古格后裔。看样子古格王国的秘密在短期内是难以解开了。

从古格遗址旁边的山脚下步行约20分钟就到了这处藏尸洞指示牌。
这是藏尸洞的洞口,目前是无人看守状态,游客可随意攀爬并钻入拍照。藏尸洞的发现晚于古格遗址的发现时间。洞窟开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沟崖壁上,洞口很小,宽0.8米,高仅l.2米。这么一个小小的洞里,洞内的尸体应该远没有十万之多,而现在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确实令人费解。
我壮着胆子爬上藏尸洞,洞内由三个洞室组成,里面的气味确实难闻,呼吸也不畅,洞内到处都是小虫子,很有点类似古埃及的木乃伊洞穴的感觉,我也不敢久呆,观察了一会,拿起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就急忙离开。据我观察,除了一些骨头,还有一些好像是经幡的编织物残骸,估计真正的古格朝代的遗骨已经被盗走,留下的好像是动物的尸骸。洞穴内还看到了一些人民币的纸币,估计是一些香客留下的。
墙壁上是当年开凿洞穴时留下的痕迹。在现代考古活动中,藏尸洞内发现了年轻女性以及老人和孩子的无头干尸,这些都能印证当时死亡场面的残酷性。从考古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尸首分离带有惩罚意味的的“藏尸洞中”绝对不是高原藏传佛教的标准丧葬仪式之一。因此,“战争才导致古格神秘消失的原因”渐渐成为主流结论,被我们所接受。
可以看到洞内还有一扇横卧的铁门,估计在古格遗址进行旅游开发后,应该被这扇铁门锁住洞口的,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铁门也成为一具干尸躺在洞中。
洞中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貌似不是尸体发出的臭味,感觉怪怪的,无法形容。如今在洞内保存下来的完整尸身已经不多,据说以前的洞中都是完整的干尸。但眼前这块尸骨的残骸让我感到有点恐怖。
洞中完整的尸骨已经不多了,都被探险猎奇者拆的七零八落,散落在洞中各处和衣物之间。奇怪的是,洞中竟然还有很多的鹅卵石。洞内光线不佳,我也分辨不出来这堆杂物里包裹着多少骸骨。这些衣物很像是僧袍。洞中的尸骨和尸身不仅有男有女,还有三四岁的婴儿和僧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