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毅军
李毅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647
  • 关注人气:6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2016-08-01 06:51:02)
标签:

北京智化寺游记和攻略

北京游记和攻略

大太监王振与智化寺

王振与土木之变

智化寺的京音乐

       炎炎夏日,忽然想找一处静谧之所走走。定神一想,北京市内那些游人不多的寺院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翻阅北京的旅游景点介绍,发现市内的大部分景点都去过了,但其中有一处名叫“智化寺”的寺院还没有去过,于是决定在周日前往。

       出发前对智化寺做了一下功课,智化寺在1961年就被确定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京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来这个寺很不简单,值得一游。

       资料介绍,智化寺由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王振的家庙,后明英宗赐名“勅赐智化寺”。智化寺坐北朝南,排列布局具有鲜明的明代特点,在建筑风格上,虽经多次翻修,仍保存着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征,也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之一,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例。寺中原有房数百间,占地2公顷多,原有中路5进院落,及东跨院后庙和西跨院方丈院。该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璃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经橱、佛像及转轮藏上的雕刻,道劲古朴,艺术高超。

       来到坐落在北京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的智化寺(距朝阳门不远),也许是这座寺院隐匿在一片老旧居民区的缘故,不太容易找到,来的游客不多,寺院显得有些冷清,但这到方便我等专程而来者细细观看。如果静下心来慢慢地观赏,发现智化寺这个“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头物超所值,里面可看可游的地方不少,我归纳了一下,觉得以下方面是有其独到特色之处,很值得一看:

1、 京城内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群,可以实地了解到明代建筑的特色;

2、 明英宗时发生的“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两大历史事件的详细介绍和相关文物;

3、 太监的家庙竟然有如此大的排场,通过它可以了解以下明代太监的状况;

4、 至今已有五百七十多年历史的智化寺古乐。智化寺的音乐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每天仍有庙里的僧人给游客现场演奏;

5、 明代八角转轮藏;

6、藏殿的藻井。这是该寺庙惟一留存下来的藻井,其余两个藻井(智化殿和万佛阁中的)都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掠夺到美国去了,现存美国的费城博物馆内;

7、 明代的壁画和菩萨雕像,保存完好,精美异常;

8、 万佛阁中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多佛像,各不相同,惟妙惟肖。

一座寺庙中有这么多独具一格的看点,您说值不值得一游呀?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智化寺是1443年建造的,距今已经有573年了。它是明朝明英宗宠信的司礼监太监王振所建的家庙,是一个四进的殿宇,名字是明英宗赐的,意在以佛教智慧教化众生。智化寺的山门不大,从外面看不太显眼,很容易让路过的人们以为是个小寺庙,但进去后就会发现里面大有乾坤。山门在智化寺最南边,砖砌仿木结构,拱券门,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通宽7.1米,门额上有石刻“敕赐智化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门对面原有照壁,解放后拆除。虽然智化寺的山门是中国古代寺庙规制中的普通样式,但“敕赐”二字显示了它身份的高贵,昭示着山门内必定沉淀着一份独特的宝藏。
    智化寺的门票20元/位,每周三前200人次免费。每天上午10:00-10:15,下午15:00-15:15 有两场智化寺的古音乐演奏,都是本寺僧人演奏。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现主要参观的是寺庙的中路建筑。先入山门,左、右手侧分别为鼓楼和钟楼,形制相同,黑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7.1米,下层为砖壁拱券门,单昂三踩斗栱,上层四壁为木障日板,四出门,单昂三踩斗栱。最突出之处在于下层角斗之座斗,其阔度比普通座斗大一倍,好像并列了两具座斗。这样的做法既增加了载重力,又不至因多一个座斗而使下檐伸出过长,影响上下两层的比例。钟楼内有一口铜钟,铸造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高1.6米,口径1.05米。钟身铸有二十余种梵文经咒。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鼓楼与钟楼的外观形制基本相同。原有一架明代龙纹大鼓放置其中,鼓高1.45米,鼓面用牛皮制成,直径1.07米,最大周长4.3米。1987年鼓楼修缮时,将明式大鼓挪出,经修复后保存在智化殿内。目前鼓楼内陈列的复制的打鼓,但图案和装饰技法皆一致。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此为“敕赐智化禅寺之记碑”,记述了王振伟报答祖宗的庇护,而出资兴建寺庙礼佛,建成之后得英宗赐名“智化禅寺”等内容。乾隆七年(1742),王振塑像被诏令毁去,并将为其歌功颂德的碑文磨去,寺由盛而衰,至光绪年间,寺内建筑已破败不堪。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此为“敕赐智化禅寺报恩之碑”,记述了王振自永乐年间入宫以来,在仁宗、宣宗尤其是英宗朝屡加显庸的历史。并为此建此宝刹,为国家、天子及黎民百姓祈福等内容。

       在清乾隆年间,诏令将为其歌功颂德的碑文磨去,所以现在已经看不清上面的文字了。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智化寺内的庭院。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智化寺四周都被民居包围着,所以不太容易找到。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该寺现存的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第二进院落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第三进院落如来殿、第四进院落大悲堂等,而东西两侧的建筑物都被居民或单位占用了。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这个王振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太监之一,深受明代三朝皇帝的恩宠。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就是因他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被俘而引起的。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明英宗也可算是中国皇帝中的奇人了,曾被敌军俘虏,皇位失而复得,仅37年的有生之年竟然当了两朝皇帝,加起来累计在位20年。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智化寺的展览中有“土木之变”的详细介绍。可以说“土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皇帝御驾亲征被敌军俘虏,并且苟且偷生。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在清乾隆年间,御史沈廷芳向乾隆皇帝参王振擅权害国,要求毁其塑像、拉倒为王振歌功颂德的石碑等。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智化寺内的木结构。智化寺是北京市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讲解员说,因为木结构建筑怕发生火灾,水克火,而五行中“水”对应的是黑色,所以所有建筑的屋顶铺砌的都是黑色琉璃瓦。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里面有关于智化寺的历史及王振、土木之变有关历史及文物的展览。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智化殿在智化门之北,为寺院正殿,黑琉璃筒瓦歇山顶,井口天花,面阔三间,宽18米,进深14.5米,重昂五踩斗栱,殿后有灰瓦悬山卷棚顶抱厦一间。殿内中央原有汉白玉须弥座,上供金漆佛像,左右各列罗汉10尊,北侧亦有佛像,现已不存。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智化殿前有东西配殿,东为大智殿,西为藏殿,形制相同,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智化殿面南朝北,是智化寺的正殿,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正中和两山以前供有汉白玉石须弥座,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两边供奉十八罗汉坐像,均为木质漆金,惜现已无存。1972年三世佛移往西山大觉寺,亦陈列大雄宝殿内,该殿悬乾隆御笔匾额“无去来处”,细细想来,这或是历史的巧合,或是乾隆皇帝的灵感,亦或是佛法的无形无际,令人回味无穷。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明代是间层顶原有金碧辉煌的斗八藻井,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连同万佛阁的藻井,被寺僧盗卖至美国,现保存于美国费城博物馆中。现在殿内的间层顶上被用三夹板遮挡起来,与大殿中原有的风格很不协调,其实我觉得还不如不遮挡,可以让后人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这是原放置于智化寺鼓楼上的明代龙纹大鼓放置其中,鼓高1.45米,鼓面用牛皮制成,直径1.07米,最大周长4.3米。1987年鼓楼修缮时,将其挪出,经修复后保存在智化殿内。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智化殿后有一黑琉璃瓦庑殿顶重楼,上层为万佛阁,下层为如来殿。万佛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上下层墙壁上遍饰佛龛,原置小佛像9000余尊,故上檐榜书万佛阁,但现佛像缺损很多。如来殿因殿内供如来而得名,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昂单翘五踩斗栱,殿三面为砖壁,南面为隔扇门窗,东北、西北角有楼可上楼。殿前原有月台,后因积土被掩埋地下。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如来殿智化寺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殿内供奉如来本尊像,因此得名如来殿。殿前的铸铁香炉上,刻着“大明万历二十八年”等字样,香炉的纹饰精美,代表了当时铸铁工艺的最高水平。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万佛阁的外部装饰。从远处的山门、钟鼓楼,到近处智化殿、万佛阁,所有殿堂的屋顶全部辅装黑色的琉璃瓦,象征着神圣和庄严、权势和高贵,皇家寺院、敕建寺院主要使用黑琉璃瓦,只有官窑才可以烧造。黑色琉璃瓦屋顶,正好与智化寺名相对应,前者以风降恶魔,后者以智度化众生。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如来殿和万佛阁的背面。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屋脊上有6只脊兽,代表智化寺的敕赐地位。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寺院内古木参天,环境幽静,是北京市内闹中取静的一个好去处,有一种“小隐隐于市”的意境。
第992篇.智化寺游记(一)走进智化寺    智化寺万佛阁在如来殿之上,是智化寺的最高处,四面墙壁上除有门窗地方饰满佛龛,龛内置小漆金佛造像,相传有九千余尊,因此又得名万佛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