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爱的广式早茶,喝不够,喝不够
这几天一直在忙着处理几天不在积压下的工作,博客也只能暂时放到一边了,店里最近陆续又会有新货上架:有一些产品在路上,有一些还在确定进货中,还有一些已经进回来了正准备拍照上架……
还是来说说五一的广州行吧,再不写真的该忘记了。
广州对我来说是并不陌生的城市,来来去去了很多回,也熟悉每次踏上广州地面就会呼吸到的那种带着闷热、潮湿的空气,和满街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但我又确实不能说我了解这个城市,就象我会做几个简单的广东菜,也说自己喜欢广东菜,却远不敢说自己了解广东美食一样。
这一次真正呆在广州的时间其实很短,零零碎碎加起来不过一天多,而真正整块能用来走走看看吃吃的时间不过大半天,所以我们也就没准备去什么景点,只想在住的酒店周边随便逛逛就好。
我们很幸运的在正在举行进出口贸易会期间的广州找到了一家地段不错价格不错的酒店,在毗邻上下九步行街的长寿路上,周边是广州老城的居民区,白天很繁华,晚上很安静,更重要的是周边还有好多挺有名的小吃店。

酒店我们的房间窗外就是居民区的老街老巷,近得可以看见对面人家的屋子里
我们入住酒店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街对面的那家“坚记面店”,临行前打印的厚厚一本广州美食功略上,坚记的面,可是有口皆碑的,全手工制作的碱水虾子面,虾壳猪骨熬的汤底,写在纸上的时候就已经让我神往了,没想到居然能住在他家对面,想想都觉得美得不行。

让我吃前向往,吃完念想的坚记面店
向往已久的美味就在面前的时候,我的做法通常是让自己对它们的期待冷一冷,挑一个更合适的时间再去细细品尝。放下行李,我们决定先把周边逛一逛,看看除了坚记,还有什么其它好吃的。
没有目的,就是顺着路往前走。走在广州的老街上,如果不看路边挂着累累果实的芒果树,不仔细听身边行人说话的口音,常常就以为自己又回到了武汉,太象了,广州和武汉,这两个城市有很多历史都是相似的,同是当年《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同样有殖民者在这里设立租界,遗留下来的租界老房老街也都保留完好,行走在那些堆积了百年尘土积垢的云纹窗台、房柱、旧式的百页窗之间,真的会让人一晃眼不知身在何处。但突然映入眼帘的一家陈仔烧腊店、XX士多,黄振龙凉茶铺……突然就把你拉回了现实,哦!原来,我在广州!

这家陈记烧腊店是此行的一个小遗憾,每天下午吃饭的点,门口必定排起长长的队,我每次去得晚了就直接关了门。
说吃在广州,这话我绝对赞成,每次到广州,总会事先就想好要吃叉烧要喝早茶,要吃烧鹅,要吃牛杂,要吃云吞面、肠粉……,可想吃的,好吃的太多了有时候也是件痛苦的事儿,等到了目的地发现完全无法照计划进行,原本想吃的因为种种原因吃不到,但有因为又有了其它的意外收获,倒也是惊喜连连。旅行中也许就是这样吧,很多意料之外的事让人对整个旅程充满期待。
广州美食太多,先吊下胃口哈,咱们下篇专程来聊。

清远鸡为原料的白切鸡、豉油鸡双拼,皮脆肉香
去广州的前一天,是和妈妈,还有外婆、外公、姨妈、表妹们一起度过的,好几年不见了,格外想念,真正坐到一起,又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太煽情的话我也说不出口,反正,一家人,相信很多事儿不说得那么白,彼此也能有感应。
一起吃饭总是中国人最习惯用来表达亲情,共叙团圆的方式,所以才有那么多食物会带着回忆,带着种种特殊的情感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想起那天吃过的食物,其实是想起了一起分享它们的那些人,那些事。谢谢所有爱我,呵护我的亲人们。

白灼虾

烤乳鸽

龟蛇汤,喝完皮肤好好

第二天早上,和妈妈一起喝早茶

绝不能少的肠粉,我的最爱,一盘不够,通常得要两盘

狼同学喜欢的黑椒牛仔骨

我的另一最爱:虾饺,大大个一咬卜卜脆的鲜虾哟

酸菜猪肚

吃不够的虎皮凤爪

粉果

牛肉丸子
其他足迹:
寻味西安(一)
寻味西安(二)

寻味西安(三)

寻味西安(四)

寻味西安(五)(拾遗补漏)
-------------------------------------------------------------------------
最近,咱家小店又到了不少漂亮的硅胶冰盘,同学们有空可以过来逛逛哈。
猫姐的新书,点这里购买,(数量有限,先拍先得哦!)
老爸老地主的5.12地震主题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连载:点这里阅读
我们的淘宝小店(专卖好用可爱的烘焙用品及厨房小工具):点这里逛逛
我的阿邦网湖北菜专栏(解读地道湖北菜做法及湖北饮食文化):点这里转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