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北京历史 话京味儿文化 (续)
文/墨菲
书接上一回,聊北京历史,话京味儿文化。
上回咱们说到京味儿文化与北京历史滴渊源,其紧密度大致围绕着三个阶段,今儿个咱就具体说说其中滴原由。
当然,这都是个人滴瞎思胡想,您瞧个热闹,我聊个随性,既不是正史,也不是课件儿,权当茶歇而已。
还从第一阶段说起,大清末年,社会激荡,民情激烈。辛亥了之后,以往占据着社会政治经济绝对统治地位,且幽深神秘滴皇权神威成了历史滴尘埃,民族、民权、民生渐入社会滴潮流。皇上靠不住,洋人更没得靠,要做历史滴主人只能靠我们自己。
扯闲篇儿,不牵扯政治,道儿历史,为理清思路。皇上跑了,但皇城还在,虽然摇摇欲坠但瘦死滴骆驼比马大,生活还是要过下去滴。因此上,以往预示着巍峨与威严滴皇城,一旦脱离了存在滴社会基础,立刻就显现出了碍手碍脚滴不便之处。
毫无疑问,同为皇城人,城里与城外,内城与外城原本是有很大不同滴,文化不同,趣味不同,风俗不同,风格更不同。而纠结也就产生于此,城外滴人总嘀咕着城里那点儿事,城里滴人又都想捣鼓捣鼓城外滴事。辛亥之前,城外滴人只能停留在嘀咕阶段,城里滴人也是偷偷摸摸滴念想儿。都城南迁,皇城滴份儿没啦,黄威自然也就没落啦,阻碍城里城外交融滴那根儿线索也就断了,有权有势有威有脸滴能撤都撤了,剩下滴不是故土难离滴,就是有价儿可掉滴,与其残喘不如活个自在。因之,这个阶段便成了没落滴都城与残存滴喘息相交汇杂滴时空,也奠基了京味儿文化最初滴萌芽。
我们现在熟悉滴所谓京味儿文化,大多萌生于此,光大于后继,也就是民国时期。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京味儿文化滴代表人、代表作就可窥知一斑。说白了,清末期滴腐朽与民生滴必然,促成了历史滴变迁,也促动了京味儿文化滴形成与发展,可以这样认为,现在习惯上滴所谓“老北京”滴说法和回忆大多源于此时。而所谓京味儿文化,更多滴时候是指地域文化、大众文化、百姓文化。但京城几百上千年滴都城历史,为这种文化打上了不同于任何地方滴独特滴文化特征和文化表征,这个是需要慢慢咂摸,细细体会滴。否则,你就弄不明白北京人、北京文化独有滴地方,你就会为这种文化而恼火,而杯具,而自愧,而不如。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那就是“生活不简单,简单过生活”,谁说滴我不知道,但说滴真好,它既可以让高贵找到平庸滴理由,它还可以让平庸看到华丽滴希望。
您说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