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该给世界留下怎样的文化记忆?
昨天与几个朋友小聚,话题自然离不开即将揭幕的北京奥运会。从点火仪式,到主题歌曲,最后集中到了各主办国的风土人情。大家一致认为,一届奥运会后,真正能让人们记忆永久,回味绵长的其实就是当地那些自然流露的,淳朴达观的风土人情。
一位朋友给我们讲了他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经历过的一件事,那次他一人上街想去一家博物馆参观,结果他拿着地图,下了地铁后却并未见到预期的建筑,茫然中,一位当地的中年男子从他身边走过,他赶紧用不很熟练的英语向对方救助,谁想几番交流,他也没能听懂对方的解释。那位男人便冲他做了个跟随的手势,带着他下地铁,往回坐了两站,又把他带出地面,直到那座博物馆出现在他们面前,并对着地图指给他看,确定无误后,才转身离开。这位朋友说,他看到那个男子穿过街区直奔地铁而去,这才明白那人是特意绕道带他过来。尽管语言不通,但那人诚恳自然的表现给我这位朋友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至今仍难忘怀。他说,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到今天的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十六年啦,但一提起奥运会,他就会想起巴塞罗那,就会想起那位一面之缘的巴塞罗那男子,这份留藏记忆深处的感受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削弱,反而日渐清晰,每每想起都是一番感动和回味。
其实,细细想来,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有限的,特色的建筑,发达的经济,丰富的物质,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将变的淡漠而渐渐疏远开来,惟有当地的人文环境,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认知而相存弥远。
汉城奥运会的《手拉手》、巴塞罗那奥运会《永远的朋友》、亚特兰大奥运会《梦的力量》,被公认是奥运历史上最成功的三首奥运会主题歌。北京奥运会尚未正式登场,《北京欢迎你》那浓重的京腔京味儿,大气磅礴的和谐交融,汇集着美妙的旋律,细腻的情感向人们展示着中华的文化与内涵。
奥运赛场上,国旗升起的一刻,很静,但却是民族的自豪;金牌闪亮的一瞬,很短,但却是一生的荣耀。北京奥运,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舞台,是人文奥运丰富与发展的盛会。我们除了鸟巢、国家大剧院、紫禁城,中国印和福娃,还应该给世界留下怎样的文化记忆?给经历了她的人们留下哪些历久弥新的感动与回忆呢?她也许是一个和善的眼神,也许是一个甜甜地微笑,也许是一个礼貌的恭让,也许是一个主动的帮扶。虽然很普通,虽然很微小,但她对人文的诠释,对文化的彰显将远远超过火炬的亮光,远远高于金牌的份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