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糖#站在爸爸的肩膀上去成长
(2013-09-24 01:01:59)
标签:
从伤痛中开出最美的花活出你的女人味马冉冉心灵书写文化 |
分类: 修心 |
这篇不像分享的分享
撰文/小芸
进入方糖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并把这些让自己心绪起伏的东西记录下来,写得越来越多,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有些情绪,从写下的那刻起,就一点点地走远了,我非常高兴自己能找到这种方式。感谢我自己,感谢冉冉。说分享,我也不知道说啥好,那就从最近让我的心绪起伏的事情说起吧。
昨晚冉冉请我分享这段时间的感受,我答应了。答应的时候很爽快,因为我确实有想法要把这段时间以来的感受整理出来,即使冉冉不说,我还是会去写。只是,我忘记了自己有时想的东西很多,但落到实处,把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却常感觉有心无力,想法一个接一个的,但就是连不成篇。所以,早上醒来后,突然有种压力,内心那个怀疑自己的种子也在萌芽。我不知道自己该分享些什么,自己能分享些什么给大家。这段日子以来,困扰我的问题依然困扰我,灵修的人常说的安静、喜悦、祥和的状态,我也没有真正地感受到。这样的我,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呢。心中的那种压力,越来越大。我在心里头小小地问了下自己:我是不是有种讨好冉冉的嫌疑,还是在打肿脸充胖子,想要让人关注我,想要让大家觉得我很了不起,很有进步,走到了方糖们的前面了,所以才答应冉冉去分享?但我知道,这次不是,我的心告诉我不是,因为它没有往常那种夸张虚浮想掩饰的那种得意。我知道,我想写这一路以来的感受,只是想看见我自己。无论冉冉有没有请我分享,我都会写下。
如果这样,那我为什么会有压力感,而且这种感受是多么熟悉。我想起了自己往常在要完成一项工作,在要去做一件事件,在需要完成一份作业时,那常有的感觉:压力、焦虑、没信心、没能力完成、不知如何下手、害怕做不到。我突然想起了爸爸,想起了我在生命故事里写的关于爸爸的那些事情。我看到了我这种感受的来源。爸爸的一生总在这种无能为力、做不成事情的困顿中挣扎。爸爸一直觉得因为自己不识字、又没有有能力的亲戚帮扶他一手,所以他自然做不成事,赚不到钱,一生被这个念头所困,走不出去。我记得,爸爸从三十几岁后就没再出去工作过。以前,我对他充满愤怒,觉得他懒惰、不愿承担责任,不愿工作,所以才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也因此让我在求学的过程中因为钱的问题欠下了很多人情,也因此和弟弟结下了心结。我排斥、抗拒爸爸。但原来,爸爸一直活在我身上,在我日常生活的应对模式里。此刻,我开始能明白爸爸的感受,明白他内心的恐惧、恐慌和无能为力,就像我以前常常感受到的那种不知所措、深深地无能力和没自信。
我看到了爸爸的恐惧,终于能理解他了。爸爸不是不想去工作,他只是太恐惧,太没自己,被自己的念头牢牢困住了。当我能看到这些,写下这些时,我的焦虑、压力和其他的情绪正一点点地流去。或许,在不知不觉中,我也在分享了吧。此刻,我愿意承认我身上源自爸爸的这种无能力的困顿,我看到了这种情绪,我承认自己就是这样无能力的。
但同时,我也看到自己和爸爸的不同。我看到自己愿意在爸爸创造的这个困顿的空间里去做点什么。我看到自己愿意站在爸爸的肩膀上去成长。我看到这个即使害怕、焦虑、想逃避、想放弃,但却依然坚定地想要去做点什么的自己。我看到了。因为这个看到,我感动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是的,在这个无能力的困顿空间里,我一直努力地在做点什么,尽管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尽管我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但我从未放弃去做点什么的坚定。每一次,或许让我感觉倍有压力,或许让我感觉困难,快要做不成了。但,最终,我都带着这个困顿,完成了我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与爸爸最大的不同。
我一直很没自信,很胆怯。这样的发现,让我看到:当我愿意去正视这个没自信的我,当这个没自信的我在一点点努力做着什么,或许有一天,这一点点做下来的累积能堆积成我的自信。而我也一定知道,这些自信是来自那个曾经困顿,曾经如此不自信的自己。我愿意拥抱这个自己。
冉冉,我每看一次“我”的故事和“她”的故事,都发现需要修改的语句。发现自己的表达,会使用很多的第三人称代词,而不是直接使用称谓或人名。看故事的时候,修改了很多“他/她”指代的具体人,随着这种指代的清晰化,仿佛也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而不再是模糊不清的。在“她”的故事里,我为“她”这种一直以来保持的正向、阳光而惊奇,仿佛黑暗从未存在于“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