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探索》专访Amira:你就是一切生命合一的表达

(2013-02-01 19:04:03)
标签:

amira

在爱中觉醒

心探索

分类: 写作

《心探索》专访Amira:你就是一切生命合一的表达

原载于《心探索》杂志VOL 50

 

最初知道Amira,是因为她几个很出名的学生:李欣频、伊能静、深雪(有趣的是,她们都在“人物”出场过)。能被这些活得很精彩的女人,当做导师兼闺蜜的她,想来一定有特别之处吧。在网络上看过她的照片,笑起来浅浅的、眉清目秀,只看得出是亚裔人士。她刚刚出版了自传《在爱中觉醒》。封面上,迎风飞舞的Amira很像一个精灵仙子,立在花丛草地之中。

 

当见到她本人时,我忽然词穷,只不停地说“你太不一样了。”她笑着问:“哪里不一样?”我说不出话来。要怎么形容呢?一个饱满、立体、又有光、又有爱的女人——嗯,我想大概是这样了。

 

听她娓娓道来30多年的生命历程,浮现于我脑海中的是五个字——少女悉达多。是的,她的故事,真的很像乔达摩·悉达多太子的少女版:一心挣脱温室的幸福幻象,去看真实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带着一份对真相的好奇,带着对人世间疾苦的关切,20岁时她离开自小生活的加拿大,踏上一段完全转化生命的旅程,一段对神、生命真理与爱的追求之路。她找到了什么?

 

点击简介

 

Amira Eva Loo:出生与成长在加拿大的华裔后代。她在大学修读哲学与宗教,后环游世界探寻人间真相。她在旅居印度期间,追随开悟大师学习,并与合一大学有了密切连结。受合一大学创始人巴关的委派,她成为第一位去到台湾的DEEKSHA(点化)给予者,成立台北合一心灵中心。她是台湾合一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近年来,她退出合一中心的运作,创立自己的课程体系,目前主要在台湾、中国大陆以及加拿大带领灵性课程、僻静会以及座谈会。

 

1975年,Amira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华裔家庭。1949年,她的父亲15岁从山东颠沛流离到达台湾;她的母亲是地道的台湾苗栗人,坚强温柔。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他们去到海外白手起家,一路艰辛,过上了还算稳定富足的生活。Amira说:“我的家境不算非常富足,但已经可以提供给我很好的生活条件了,父母哥哥也很爱我。我没有受过什么苦,所以我走上灵性道路的过程,跟别人是有很大不同的。”

 

5岁时,Amira已经开始对静心感兴趣。她的父母都是佛教徒,父亲每天都会静心,而且体质特殊,可以灵魂出体,她的哥哥也一样。Amira向父亲央求,她也想要学静心,父亲考虑到她年龄太小,所以拒绝了她的请求,只同意教大Amira6岁的哥哥如何静心。Amira就在一旁偷偷听。回到房间,她关上门,还知道把灯也给关了,闭上眼睛,开始有样学样。她发现自己很容易就“飞”出去了。从此,静心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必要程序。

 

她又自学祈祷。她在一本图画书里看到,一个小女孩跪在床边,双手合十,向着窗外的星星说话。Amira想:“这应该就是向神祈祷了吧。”她也学着如此这般对着神说话,然后她还给神写了一封信,摆在床边,很认真地说:“神,这是写给你看的哦。你要看哦。”

 

第二天,那封信真的不见了。她问遍了家里的人,大家都说没有看到更没有拿,小小的Amira心花怒放,一定是神把它拿走了,好棒啊!她晚上又写了一封信给神,但这次就没有被神拿走。说起这段童年趣事,Amira哈哈大笑:“神显化一次好累的,跟我玩一次就够啦,让我这个小女孩相信真的有神存在。”

 

她似乎天生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大学时代,她就读于哲学宗教专业。还剩4个月就毕业的时候,她决定休学去旅行,要获得更扎实的人生体验。父母哀求她再坚持4个月,就4个月,拿到毕业证就好。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他们移民受了那么多苦,就是希望小孩受好的教育,有很好的将来,现在她这样离开学校,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都白费了,也没法向亲戚朋友解释。

 

Amira在“孝顺父母”和“听从内在的声音”中,陷入两难。如果是一天两天,一个礼拜,她还能坚持下来,但这是4个月。4个月后,她所经历的人生,一定跟现在是不同的,路也一定是不一样的。每多耽误一天,就会让路歪掉一点点,难道为了那张证书,就放弃现在想要做的事情吗?

 

“时间如此宝贵,每一刻、每一秒都在流逝,我开始刻意地不再盲目追随主宰我生命的那些期望,还有被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大学已经给了我它所能给予的了,那一刻我知道,它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在恩典的伴随下,我接受了这个结论,选择离开了学校。”

 

 

第二跨

 

不寻常的旅者

 

“我是一个不寻常的旅者,总是尽可能地不遵循众人的道路。我旅行不是为了看风景或是好玩,我只有一个意图:我要去看人类生活的真相。我很清楚该做些什么,我要去跟那些所能找到最陌生的、最不可置信的、最黑暗的、最让人震惊的事实世界面对面,我要亲眼看到受苦及痛苦,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没有见识过那些极端世界。我要去看见贫穷、疾病、饥饿、犯罪、不公平、灾难及死亡的真相。”——Amira

 

打工每赚一笔钱,她就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会在一个地方待很久,不是经过,而是停下来跟他们在一起,认识他们,观察他们的生活。我内在有一个动力,我想去看看那些外在缺乏一切的人——没有食物,没有衣服,没有干净的水,没有住所,没有钱,甚至连躯体都残缺的那些人,他们的光和灵还在不在。”

 

20岁的她,去到印度加尔各答由特蕾莎修女所创办的“垂死之家”。这是一所专门为了穷困者以及垂死者所建立的家,一个“人们不会自己去”的地方,是被送进去的,被担架抬进去的、带进去的,只为了等待死亡。

 

Amira申请在那里当三个星期的义工。当她走到病房大厅时,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几乎让她崩溃:大厅里整齐排列着四排金属床,每一张床上都躺着一个严重损毁、歪斜变形、扭曲如老树的身体,瘦得皮包骨。有些人身体溃烂、肿胀、流脓……她们已经在鬼门关徘徊了。那种震撼,让她难以动弹。

 

第二天,她“躲”在洗衣房折毛巾,或是在厨房洗碗盘。这种胆小状态持续了好几天,她只敢偶尔往大厅偷看几分钟。又过了几天,她终于进入大厅工作,认得了一些人的脸。那种连结感,让她渐渐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依赖感。有些人在昏迷间隙能认得出她来,这让她的心都快融化了。“虽然他们受到遗弃又濒临死亡,虽然我义务性地给出帮助,可是他们为我做的,远比我为他们所做的要多。也许这是第一次,让我的心真正敞开了。”

 

印度之后,她旅行到了老挝某个地方,去拜访原始部落。50个孩子从村子里冲出来,把她团团围住,很好奇地打量她。场景像极了电影画面。在酋长的茅草屋,她又被村子里的女人围观。她是第一个闯入这里的外人。

 

忽然,一群女人抱着一个受伤的女人挤了进来,她在森林里砍树时,斧头不小心砍到自己的小腿,整个被切开了,血肉模糊。Amira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人帮她清洗包扎伤口呢?她本来不想介入,实在忍不住了,因为血已经流得到处都是。她对众人说:“请让我帮忙好吗?”她指挥众人把伤者抬到屋外光亮处。她打开自己的急救包,只找到消毒剂还有纱布,那是无法把那个大伤口闭合起来的。她又在包的最下面找到一个袋子,里面的东西让她松了一口气也惊慌失措——那是缝合用的针。

 

她平时在诊聊室看到针和血就会害怕,清理消毒伤口已经是极限了。“谁能帮我缝合这个女人的伤口?”大家都摇头并指指Amira,她差点昏了过去。他们感觉到了她的不安,开始鼓励她。Amira只能请求上天引导自己。她用针刺进了女人的肉里,女人痛苦得大叫:“啊!啊!啊!”Amira也在大叫:“啊~啊~啊~”她们就在这样轮流尖叫中继续完成了医治。

 

两年里,Amira走过19个第三世界国家,她看到了很多。当她进行着外在旅行时,内在的旅程也开始了。她想知道:“为什么人会投胎?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旅途?人的意识真的能超越外在的状态,找到内在的快乐吗?那个超越点,究竟在哪里?”

 

第三跨

在印度修行

 

“真正的解脱,第一步是从‘苦’中解脱,第二步是从‘头脑’解脱,第三步是从‘身体’解脱。而一般的觉醒,是知道自己在做梦,意识不属于梦了,但身体还属于梦。真正的合一之门,是突破身体的界限,让能量冲出来,在中心背后是无限的存在。从这个地球,从身体脱离了,超越一切念头、情绪、事件,完全是untouchable(不可触碰)的。我整整一年都在那个状态里,非常奇妙。”——Amira

 

她再次回到印度,想寻找一位真正的灵性导师指引她的内在旅程。但找了很久,都没有遇到一位契合的老师。“当学生准备好,老师就会出现。”当她旅行到普纳地区时,在一间咖啡馆,她看到一位穿着长袍的男士,把一张静心聚会的传单放在桌上就离开了。Amira觉得那位老师的能量和感觉都很配她,于是当天下午就去参加了那个聚会。当静心开始时,老师简短介绍自己叫阿香隄。Amira的心因为兴奋而砰砰跳,她非常确定地知道:“我找到我的老师了。”

 

阿香隄是将东西方的宗教结合起来,很明显又是非传统的:来自东方的打坐静心,自我询问观点,与来自西方、对一位赋予人格的神祈祷。“我第一次遇见这种方式的融合,我处于全然的深深狂喜中。深奥的哲学教导我已经听得够多了,我要的不只是被指引到这条道路上我要的是能够真正的、确实就在道路上。”Amira因为好奇而陶醉,向这位老师及他的道路敞开了心。

 

她跟随阿香隄学习了4年半时间。这是很特别的修行方式,疗愈与提升并重的灵性道路。有人几个礼拜后就觉醒,超越头脑,进入纯粹的意识,这是第一个层次。Amira在3年半时,修行进入了第二个状态(三摩地),超越身体,你完全融化在“存在”的海洋,只剩一双眼睛在观察。

 

因为缘分,她被朋友推荐去合一大学参加课程。她根本不相信一个人能透过能量的传导,就觉醒、开悟。“我不相信捷径。”排斥否定一个月之后,某天清晨,她起床后发现身体自己在移动,穿着睡衣的她被带到一家网吧。她搜索合一的资料,只看老师说了什么,不看别人的评价。她带着挑剔的眼光,也没有发现什么漏洞,只有一个问题——用点化就能让人开悟,有那么容易达成吗?

 

她到合一大学参加的是5天的疗愈课程。她已经在“合一”状态很久了,而且她不觉得自己有创伤。“我很快乐啊,我那么好的背景,我没有事。既然其他同学需要疗愈,那我祝福他们,陪伴他们就好啦。”谁知道,祈祷一开始,当她的潜意识被打开,隐藏的伤痛、破碎的关系、压抑全都都跑出来。她爆发,大哭、打拳头,她发现自己有很多的愤怒、暴力心态……从教室出来,她经验到情绪上的解脱。

 

她忽然发觉到,过去自己的修行是超越了童年制约、情绪、创伤,直接修到很高的层次,把那些直接当做幻象,不去理会。“梦就是梦,为什么要处理?”而现在她看到的是自己人的部分,人性需要处理的部分,不能只是扩展提升神性。

 

“人的意识好比一栋房子,有不同的空间。当然楼上阳光灿烂的房间待着最舒服了,但别的房间呢,是不是压抑了很多。修行是要把所有空间都关照到。”那个课程最后又增加了4天,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Amira疗愈了很多,经验了情绪很大的解脱,并经历了宇宙意识的洗礼。

 

离开合一大学之后,她又被找了回去。听说是合一大学的创始人巴关亲自传讯息下来,要寻找她以及另外一位华人学生,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课程,再请他们把合一传递到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她感到,自己一直渴望服务人类的理想,可能要实现了。

 

 

第四跨

 

从台湾再次云游

 

“帮助可以透过我们的话语、有意识的行动,或甚至仅是我们以爱与和谐活出生命的方式,每个见证到我们生命的人,每一秒钟都在跟我们学习;这样说来,尽我们所能地进化,才是最有智慧的,让我们的成长不但足以影响我们,也同样影响我们身边的人。对于你所处的状态全然地诚实,以及分享你的生命经验为别人带来益处,这是一个在每天生活当中美好又简单的服务方式。”——Amira《在爱中觉醒》

 

她过去待在一个完美的空间里,现在要看到自己内在还有苦还有黑暗,那个拉扯很大。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改路了。她用三个星期的时间,把自己的意识状态拉了下来,回到没有开悟、甚至连觉知都没有的平凡人状态,也就是分裂、受苦的意识。

 

这次和她一起来到合一大学的,还有她刚认识不久的灵魂伴侣Revato。这是一段很奇妙的姻缘。在第一次前往合一大学的路上,她受到冥冥之中的指引,来到一个圣地,遇到当时还是和尚的Revato。Amira被他深深吸引:“天哪,好帅的男人!可是老天你为什么要安排他是一个和尚!”两个人都感受到彼此极强烈的吸引,24个小时后,Revato决定还俗,而在那之前他已经做了9年和尚,并决定奉献终身。但他在遇到Amira之后,感受到或许新的路途要展开了。

 

Amira第二次去合一时,Revato也一同前来。Amira参加了17天的深化课程,那是专门为七个人打造的试验课程,合一大学希望测试看看deeksha将会释放出多少力量。17天中,她经历了看清自己的丑陋、光的经验、死亡经验……在某个夜晚的深沉睡眠中,她忽然从床上弹了起来:“老天哪,我开悟了。”这个状态并不像之前所活出的三摩地状态,但它同样是一个明显而彻底的解脱状态,她在一个全然觉醒的状态,如实如是地经验着。

 

2004年,她邀请Revato一同抵台,筹划运作一个灵性中心。在奋斗的最初一年多,她遇到过能容纳250的活动现场只有12个人的窘境。因缘际会下,她也举办过1000人的deeksha给予活动,让很多人知道了合一。这场心灵运动,在她和Revota的推动下,一点一点被台湾人接受。

 

就在中心运作向好的情况之下,Revota向她辞行。她像小女孩一样惶恐不安,害怕那些关于中心的负面流言会把她“吃掉”,而她只能一个人面对……她回到加拿大充电两个月,再次回到台湾,筹建一个更大的中心。

 

所有人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她甚至要20个小时。设计整修装潢两层楼的空间,召集一个团队,找装修工人、监工,发布新中心的消息,寻找教学老师,制定课程表、定价,拟定合约,重新设计中心的形象、名称……开幕日当天,来了超过两百人注册,超越想象。“那是合一在台湾推展史上的历史时刻,一份正式而公认的美好,终于自然地绽放出光彩!”

 

2007年5月,她在加拿大遇到双生火焰。7个充满魔力的日子,一切如梦境般的超现实。但这段骤然结束的强烈感情,让Amira陷于长达两年的“灵魂暗夜”。经过痛苦的浴火重生,她为自己规划了新的道路——成为云游四方的老师,在不同地点开课。

 

在台湾工作4年半后,她决定离开,一个人。

 

离家已经13年了,云游世界各地,除了她长大的地方、家人所在的地方、根所在的地方,她四处都可以为家。“离开那么久的一段时间,我从来都不知道,在20岁所做的离家旅行的决定,会带领我跨越到地球的另一边,探访到最极端的内在与外在实相,从一个旅行者变成一个求道者,从学生变成老师,我的专注从自己身上转移到整个世界。”

 

如今,Amira依旧行走着。她写下一首小诗:

 

你就是一切生命合一的表达

你是万事万物

没有一个事物不是你

不否认任何一切,承认所有一切

拥抱你所抗拒的一切,它是你的自我象征

那时候你就免于分裂

免于批判

免于幻象

免于分离感

就终能成为

 

 

第五跨

 

 自己努力+神的恩典=通往觉醒

 

“我也在持续修行。做老师对我是一种成长,但修行归修行。我很想提醒人们,光有意识提升是不够的,不能跳过‘人’这部分,要从‘人性’切入。这是需要自己努力的部分。至于集体意识的那部分,神的恩典会带来能量,但是大众不可能只透过‘点化’就得到觉醒,一定要自己去修行去努力。它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Amira

 

 

心探索:Amira,我很想知道你的课程主要是在讲什么呢?

Amira在过去的7年,合一大学给了我很深层的疗愈,帮我从“苦”完全解脱出来,帮我完全发现“神”。但现在我走的是自己的独特道路,不属于合一,不属于任何的宗教,就是Amira的道路——它属于神、属于光、属于爱、属于当下。

 

我看重的是真实、宽恕、爱、慈悲、无条件的接纳。如果这些做好了,面对自己的黑暗,真实地对待自己,人会解脱很多。很多人想要觉醒,但是真的不能利用一个觉醒的状态,逃避自己的问题。

 

心探索:对,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觉醒和开悟呢?

Amira关于觉醒、开悟,每条道路都有不同的定义。关于觉醒、开悟的概念,存在着细微与明显的不同,不同的道路也会引领人进入不同的领悟状态。

 

我跟随阿香隄学习时,他的说法是:“开悟不是一个我们与生俱来或是自然而然体现的状态,而是一个我们透过密集的静心联系与神的恩典而唤醒的状态;开悟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意识转化,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意识成长及扩展。”

 

他在我的灵性道路上指引我四年半的时间,他谈到走向觉醒道路上的三个基本层面,成为觉知境界(Presence)、存在(Being)以及灵性之心(Heart)的觉醒。透过成功地唤醒一个人内在状态的每一个层面,一个人最终就会领悟到他超越头脑的本质。

 

而我第一次去合一大学时,那里的指导老师一举一动跟旁人没什么不一样,我的感觉是“觉醒”并不是个了不起的超个人成就,而是平凡与自然的现象,一如微风吹拂、鸟儿鸣叫、树木摇曳般自然地做着自己。

 

心探索:现在你还会经验情绪的波动吗?

Amira我们要改变的不是情绪,情绪会一直发生。修行的重点不是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是有办法接纳自己,不抗拒、全然接纳自己。

 

我这几天也在经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中间的误会就越来越多,ok,我就去面对好了。人生就是要给你试,看你有没有修好。(笑)

 

心探索:我们经常在说“疗愈”这个词,在你看来,疗愈究竟是什么?

Amira疗愈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能量上的,一个是智慧上的。能量上,是你去释放觉得很痛的地方。智慧上,是要知道为什么你会吸引来那个痛。

 

很多人读书会懂很多,但是能量上没有释放,所以没有太大用处。能量上走出来,在智慧上又懂得,才是真正的疗愈。

 

Any phenomenon witnessed changes(任何被观察的现象都会发生改变)。或者说,Everything changes(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All witnessed phenomenon changes quickly(任何被观察的现象改变得更迅速)。去体验那个痛,观察到底,然后走出来。用你的“存在”去观察,而不是用意识。

 

疗愈要很诚实的,你要去面对自己的一切,包括黑暗、丑陋、谎言。人的状况很多,谎言也很多。仔细检查,你就会发现自己内在的谎言已经很大了。而我们往往逃避谎言,于是看不到真正发生了什么,疗愈就无法发生。

 

心探索:你觉得修行是什么?

Amira我们的本质是光与爱,但因为前世旅程的缘故,让我们内在有很多负荷在。人生就是一系列的故事,每个前世又是一系列的故事。很多故事,让我们有很多念头。通过修行、静心,去整理念头的排列组合。当念头不在了,你就是空的了。

 

今年年初,我又去合一大学完成了7天的静心。这次有一个很大的发现,自己的努力,其实也是神的恩典的一部分。有了恩典,能量才足够。但不可能只依靠外界的恩典。“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只要他是真心的,只要他有意愿,只要他得到清楚的带领,他就可以结合人的努力和神的恩典带来快速觉醒。”

 

我也在持续修行。做老师对我是一种成长,但修行归修行。我很想提醒人们,光有意识提升是不够的,不能跳过“人”这部分,要从“人性”切入。这是需要自己努力的部分。至于集体意识的那部分,神的恩典会带来能量,但是大众不可能只透过“点化”就得到觉醒,一定要自己去修行去努力。它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心探索:Amira,你可以分享一些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给《心探索》的读者吗?

Amira第一个是完全地接纳自己。第二个是,完全地爱自己。第三个,疗愈你的关系。第四个 ,不责怪任何人(包括自己)。第五个,对所有情绪、感受负起责任。

 

当你对任何的现象有抗拒,就产生了“苦”,因为你处在分离状态。你的内在感觉与外在状况分裂了。请于你的内在,感受自己全部的感觉,但是对外在要做选择,不要一直待在“不健康”的环境中,要让自己有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