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口的半条街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行: |
2008年11月10日。重庆。
一个不折不扣的古镇控,邂逅了瓷器口的半条街。
只有短短90分钟,换来离开时的满心惆怅。
惊鸿一瞥的遇见,换来长久的想念。
重庆民居“吊脚楼”
潮湿的屋檐上,生出青苔,仿若漫漫时光停留。
老人的小摊儿卖鸡毛毽子和鞋垫。
旁边摆了一块纸牌:“90岁老人,请照顾。”让人看了很心酸。
可我却没有给她留下什么。
我不知该如何给予别人帮助,并为此心怀惶恐。
你的名字是一幅画。
旧货店外的挂钟。
时间凝固。
那些能决定城市面貌的人,可否对时光、对旧物,心存一些敬畏?
拆。拆。拆。
拆去的历史再不能回头。
那么害羞的狗狗。只要把相机举起对准它,它就害羞得把头扭到一边,
我把相机放下,它就看我。
再举,再扭。
试了三次。
连路对面的人都忍不住笑了。
据说瓷器口是中国十大棚户区之一。
小镇上的许多人只能靠每月两三百元的低保生活,仍把日子过得滋味悠长。
店名叫“从前”。
或许可以开家姊妹店,叫“以后”。
小女娃儿站在自家店门前吃搅搅糖。
她十分艺术的妈妈正在屋里往白布上刷乳胶漆。
她想试试看,丙烯颜料在那样的布上会呈现什么效果。
我好奇这对母女的来历。小镇永远卧虎藏龙。
忍不住想停留。
有人在街上焚烧废弃的竹筐。
烟火缭绕的吊脚楼
烟火缭绕的石板路。
烟火缭绕的生活。
前一篇:诗·等待
后一篇:瓷器口的“卟哩卟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