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生而为人》毕啸南

标签:
情感 |
分类: 书单 |
毕啸南
点评
认为好看
九篇小说,每一篇都像一颗包裹着玻璃渣的糖果,甜过、痛过、苦涩过,故事的主人公却依然咬牙坚持着,走到人生的终结,故事的尾声。命运纵然无情,依然有温情时刻可暖人心。每个人都在生死之间奔波,苦过、累过,也开心过。即便活着有太多苦难同行,依然深信,未来的某天,总有一线曙光,划破长久漫无边际的黑夜。生而为人,拙而不屈,他们把悲伤装进心里,把希望穿在脚上,愿这本书能治愈你。
插图
他们不相信, 一个草草而生的人, 就该潦草地活着。
上天曾赐予过我们一些美好的东西, 然后再将它们一点儿一点儿地拿走。 伴随着一些人的离开,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死去了。
引言
我们饱含着生命的沧桑与情感 去接受命运的审判 在这尘土满面的人世间
自序
文学常常很难为这个世界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和解释,但它却能忠实地记录并表达生命的轨迹与感受:他们来过、爱过、活过。 人年轻时,眼睛总是长在头顶上的。青春见惯了往上看的生机,却看不到底下的泥泞,但泥泞里也是有生机的。直至经历了一定的岁月,我才醒悟,绝大多数人的生机,都是在泥泞里挣扎出来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
他们或许没有足够的认知去辨认命运为何物,却在作为一个男人、女人、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恋人……在作为任何一种“人”的角色陷入困境时,都尽了最大的努力,诠释活着的价值。 “人”啊,多么神奇的创造! 对很多人来说,“活着”是大过一切的,云再高,也在月亮底下,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这一切都不如活下去来得重要;可还有一些人,他们眼里总有一些大过生命的东西,比如情感,比如抗争,比如信念。他们构成了中国人一种高贵的精神、民族的底色、生生不息的力量——生而为人,是为了活着,又不只是为了活着。 他们总是这样,把悲伤装进心里,把希望穿在脚上。 他们饱含着生命的沧桑与情感,去接受命运的审判。 在这尘土满面的人世间。
1
这樱桃和他们的命一样,轻微的触碰就会有一道道折痕。
3
日子就是日子,在哪儿过日子面对的都是一样的人心。
4
每个月的初一到初四、十五到十八,是渔民赶海最好的时节,那个当口儿的潮最有劲儿,潮退得越大,海里面带的东西就越多,海螺、小蟹、蛎子……淘不尽似的。
很多赶海的规矩。譬如出发前,一家子必得磕头烧香祭海神;平日煮饺子,全家必得一起喊一句:“漂饺子喽!”谁都不能提“下饺子”这三个字;晒被子也不能说“翻被子”,必须说“划被子”;吃饭时,筷子不能平放在碗上和桌子上,必须一头着地后往前滑一段再落下来才行……
5
一直就这么默默无闻地生活着,一次次被动地承接着岁月的风雨,只有承受,毫无选择。
3
年轻人哪里知道人世凶险,正沉浸在玫瑰色的青春幻想里不可自拔,自以为可以凭借善良与努力偷得浮生,却不知命运汹涌,来日变故一重接着一重。重重困厄,皆是命定。
1
在乡野里生活,时间是不用刻意计算的。槐树花开的时候,就是种落花生的好时节,地温刚刚好;桑葚熟了,就要割小麦了,麦穗一头比一头大;老黄牛哞哞长鸣,就是主人来牵它回家了
太阳落了山,月亮依旧照得天地间一片通明。清辉洒在溪水的波光里、柳梢的叶尖上,如流光飞舞。
3
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人类天性中的善良在生死之处再一次苏醒,人人纷纷嗟叹命运无情,以一声叹息为他的一生做了最后的注脚
1
雪花仍轻轻洒洒地在空里飘荡着,一望无垠的白扑朔迷离。暮色昏沉,天空被大块大块的阴云覆盖,云边泛着神秘的暗红,雪地映照出另一种通亮,天地间宛如一幅异世界的末日景象。
点燃了一支,“吱”的一声,那烟火向天上去了,金黄的火花在暮光时分异常绚烂,它盛大地绽开,又迅疾落幕,千万粒碎金子自天空奔涌而下,一时好似熔金流火,一时又胜星辉万颗,飞雪为它伴舞,凛风为它吟歌。我抬头仰望,这人间风景在我眼眸里复现。
3
那些曾在你生命中热烈走过的人,大都会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去。
4
感知死亡的具体能力,方知人的生命是渺小的,痛苦也是渺小的,任你痛心入骨,肝肠寸断,哀毁骨立,也改变不了分毫。我想,终有一天,最爱我的父亲、母亲也是要走的。
我望着窗户上那纵横的雨滴,自一滴雨打落在窗上的那一刻起,因着地心的引力,因着风的轨迹,它将流向哪儿,将如何流动,都已是注定的了。我与阿东,前后同生在一个村庄里,长在同一棵杨树旁,喝过同一条溪水,走过同一片土地,盖过同一床被子,做过同样的梦。我们沿着同一条命运的河而来,却渐渐走向了分岔的路,直至再无交点,最终天人永隔。 阿东走了,我童年的一部分仿佛也消失了。我意识到,关于死亡,我们所悲伤的,并非那个死去了的客观存在的肉体,而是我们与这个鲜活的生命曾建立的一切情感连接,都将消散不见了。上天曾赐予过我们一些美好的东西,然后再将它们一点儿一点儿地拿走。伴随着一些人的离开,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死去了。
5
一个礼拜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时间并非治愈一切的良药,有时它只是将痛苦拉扯得更为细碎绵长。
4
她像紧抓着沙子一样紧抓着自己的亲人们,热情地燃烧着自己的一切,心甘情愿地付出所有。
跪么跪
命运不仅要他弯下腰,还得让他学会往下跪。
3
他揣摩出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弯下腰,人就能活下去。
他们同情这背负着枷锁的一老一小,却也再没有更多的叹息。都是身在泥土里,个个儿都活得力不从心。
5
立秋过后,小城的天气变得干燥清爽,上午十点多钟,日头像煮透了的蛋黄,焦艳艳、香喷喷的。
2
漫天的云朵也是她的千里裙摆、万里红装
3
往日的灰尘在阳光普照下开始歌颂希望,升腾的经幡摆渡苦难的悲悯。佩秋慢慢睁开眼睛,她看见医院附近,每天都有十几个乞丐在沿街乞讨,有瞎了眼的婆婆、断了手脚的男孩、抱着女婴的母亲……他们每天都在,佩秋却是第一次如此庄重地看着他们。“他们比我可怜”,佩秋不敢往前看,她不再看那些过得比她好的人,她只往后看,看那些人生更凄惨的人。她生出一种信念:“他们都能活着,我也能。”
让儿子活下去,是母亲的本能,可恐惧、自私与懦弱,这些人性的真面相,也并未饶恕过她。
每个小孩都是带着自己的命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母亲的肚子只是生命轮回的壳。
4
国企就好比一艘大船,职工们在船上劳作生活,人人都是船的主人。可现在船上的人太多了,开得太慢,也不安全。国企改革就是把这些人都疏散到成千上万的小船上去,以前那张终身船票被废弃了,大家伙儿得靠自己的本事做生活的主人
5
这一生,有过很多痛苦。苦难这条永无止息的河,起初,她的父母、亲友、爱人,许多人支撑着她蹚过去。可悄无声息地走着走着,这些人就渐渐消失了。有人走散了,有人背叛了,走到最后,茫茫天地间,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
人就是如此,终归要靠一个人走到最后。
她已靠不了任何人,她只想听她想听的、见她想见的、相信她所相信的。 她意识到,这就是命运——命运给你一条路走,你想拐弯也不行。
2
爱情真是老天爷最仁慈的创造,生如蝼蚁的人,也能在这幻象里活成一颗太阳。
4
偏不信这个邪,老天不给命,她就自己拼出一条命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苦难人民的鸦片。
5
哪有夫妻日日欢好,人生到白首,仰仗的还得是恩情。 恩情比天大。
1
好大一片麦田。 胶东大地被太阳捂熟了,几百亩的辽阔土地上,金灿灿的麦子一株挨着一株,一穗压着一穗,麦芒在日头底下亮得闪烁,星斗万千。风一来,麦浪汹涌,奔流成海,犹如神迹。
四月麦青挺梃了,五月麦头吐穗了,六月小麦要收割了。喜气藏在每个人的心尖尖上。
5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会信命。 任凭你年轻时如何腥风血雨,又是怎样潇洒通达,活着活着,你就不得不信命。
奇迹是老天藏在命运里的糖果。神仙老道在天上,看着地下这些匍匐前行的苦哈哈的苍生,觉得他们实在是太苦了,就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他们好歹也算是修行过的人,总该有点儿善心。于是他们随便商量商量,大手一挥,撒下了万千颗糖果,埋在每条命匍匐的路上。每个人的命里都有这么一颗糖果、这么一点儿奇迹,要是连这个都不信了,很多人就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活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