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章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P26 俗话说:“冬至大过年。”
冬至前一日,仆人去市上够得一种特地为冬至用的青白两色的方块年糕。这是用来供祖宗用的。祭祀时,把两块一青一白的年糕叠放在一碗白饭上,再把一个桔子和一只剥壳的老菱,放在饭的两边。“桔”当然是“吉”的谐音;菱的形状像元宝,于是就象征“财”;青、白两色则代表青年和老年两代,所以皆是取吉祥之意耳。
冬至前一夜称为“冬至夜”。这一夜是全年最长的一夜。据说那夜做的梦最准,能预言以后的事。
P32 过年,藕是必吃的,因为藕中有很多孔洞,叫“路路通”,象征一年万事通顺也。年夜饭当然也有鱼,但是总是最后拿上来,不吃的,象征“年年有余”。
拾壹章
再说鬼故事
P80 一般人还都相信:要是有人在家里见到鬼,往往就意味着这家人不是刚刚死过人,就是将要有人死去了。这是因为所谓的阳气一衰,阴气就盛了起来,鬼怪也就此趁虚而入了。
贰拾贰章
结婚之三
P167 想想从小母亲就说过:女孩子大了是要嫁到别家去做媳妇的,嫁到别家就姓了别人的姓,好比重新投一次胎;而男人是讨妻子进门的,不必去别家。母亲又常说:古人云:“穿破七条铁裙,不知丈夫是何心!”意思是说,人心不可测也。
贰拾伍章
我的太婆
P217 每到黄梅天就要在院子中自己做酱。她先将豆板和在面粉里,做成饼,使它发霉,然后泡在咸水缸中,等大伏天,搬到太阳底下去晒。她老人家每天顶着烈日一缸缸去检查,看酱有没有异常的现象,还不时用手指蘸着缸里的酱汁尝味道。酱最怕淋着雨,但缸又不能搬动,于是一下雨就要用大斗笠帽盖在缸上。她曾对我说过:从酱上霉毛的颜色,可以看出酱的质量的好坏;白毛最好,黄毛次子,如果是绿毛或黑毛,全缸酱都要倒掉,不能再吃了。她还说:“做酱的人家,可以从酱的好坏预兆来年家道的兴衰。”所以每年她都是倾注全部精力去做的。她做的酱用在日常小菜中,比买来的鲜美。
参拾章
姨太太
P267 杭州有一句俗语,说:“若要家不和,讨个小老婆。”后来见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请客》中说:“若要有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屋;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可见“姨太太”这三个字已经成了“不和”或“不太平”的代名词了。
参拾伍章
家乡的吃
P336 所谓“酥藕”,就是先把藕的一头切下一段,在藕的每个洞都灌入糯米,然后再用细竹签插入藕中,把切下的那段和藕身连起来,以免煮时糯米漏出来。灌了糯米的藕在锅中煮三四小时,即成酥藕。吃前先把藕切成一片片,用荷叶包起来;吃时蘸白糖,香甜可口。在煮酥藕的汤中加糯米烧成藕粥,色泽淡红,荷香扑鼻。
夏天,杭州的饭店里还有荷叶粉蒸肉出售。在我年轻时,荷叶粉蒸肉只卖一毛钱一包。荷叶粉蒸肉也可自制:先把炒香的粳米磨成粗粒粉,拌在已用上等酱油、绍酒浸过三四小时之大块猪肉上,再在每块猪肉上略加白糖,然后用新鲜荷叶包成方形,放在蒸笼里蒸几小时就成。荷叶粉蒸肉香美酥嫩,油而不腻,很有特色。
P346 我还爱看佣人做雪里红及冬腌菜。她们把菜一棵棵洗净,挂在竹竿上晒一天,将水分晒干,然后堆在大笾中,将笾放在一格格的架子上。几天之后,菜就略黄而发出香气来了。这时,就以十斤菜三两盐的比例把盐捏进菜里,再放进坛或缸里,上面用大石头压牢,否则要坏。大缸,一个月才可开缸食用;小缸,半个月就可食用了。
P347 为什么他们的狮子头如此之松软。他们告诉他,要猪肉的精肥搭配得当,斩肉时要掌握“细切粗斩”的要旨。
炒肉丝时要先将少许菱粉倒在肉丝上,拌匀,再来砧板上用刀背将菱粉敲进肉里去。这样,炒起来肉丝就会鲜嫩。
P408 当时,社会上有卖一种彩票,叫“白鸽票”,意思是说买这种彩票中奖的机会极少,几乎等于零,所以花的钱好像放白鸽一样,有去无回。社会上还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叫:“三鸟害人鸦、雀、鸽”,就是说:吸鸦片、打麻将(雀)和买白鸽票这三件事是最为害人的。但投机、侥幸是人的本性,所以社会上买“白鸽票”是人还是很多。
P445 在中国当时,出麻疹是很普通的事情,人人一辈子都一定要出一次。出过一次,一辈子就不会再出了,因为体内会产生免疫力。但是,一般人出麻疹,都是很小的时候——大约三四岁、七八岁的时候。年龄越大,病情就会越严重。要是到了二十多岁才出麻疹,往往就会有性命之忧了。
得麻疹的病人要保暖,不可吹风,就是所谓要“焐”。焐到全身发出红点。他说:“一日有三潮,三日有九潮”,大概意思是一天会发三次红点,三天共发九次红点。等到全身都发到,红点就会慢慢退下去,这样就算痊愈了。
P539 我丈夫的朋友介绍了一位有经验的花农,每月到我家来一两次,替我的小花园施肥、松土、除草、修枝。这花农自己在上海郊区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苗圃,出售各种花木盆栽。每次来,他都传授给我一些花木的知识。比如:他说,过年时放在房里的水仙花晚上一定要脱水,因为水仙晚上长叶白天长花;果树的果子不能留得太多,否则营养耗尽,明年果子就不好了。他还说,豆类不能浇太多肥料,否则会长叶不长实;而花木则浇水不宜过频,宁干勿湿。干尚可补救,湿就无可挽救了。
P550《山居杂忆》只是一本散文,但是完全可以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通过这个家族的社会关系,读者可以从一点出发,深入观察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的纵切面和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