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冰钓鱼岛争端中日美日安保条例渔政船购买钓鱼岛上野大熊猫杂谈 |
分类: 国际评论 |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访谈(2012-07-12)
http://www.beijingshots.com/wp-content/uploads/2012/07/China-holding-back.jpg
主持人:马上连线资深评论员 陈冰先生。陈先生,围绕钓鱼岛争端,中日双方频频出牌,杨洁篪外长昨天会见日本外相时,敦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信守承诺,你怎么看待中日外长的会谈?
陈冰:昨天的中日外长会谈,可谓短兵相接。而在会谈前,中日就中国渔政船进入钓鱼岛海域,进行了一次交锋,中国不接受日本的交涉。根据外媒报道,中日外长是互不相让。日本外相说,尽管要对中日合作本着“向前看”的态度,但在有些时候,比如今天,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必须坦诚地讨论,他在会谈中再次抗议中国渔政船进入钓鱼岛附近。而中国外长口气更硬,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他敦促日方切实信守双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回到通过对话协商管控分歧的正确道路上来。中国外长显然是指责日本的“购买钓鱼岛”、“国有化钓鱼岛”等一系列行动,以及日本求助美国协防钓鱼岛的行为。到了今天,日本说在钓鱼岛海域又发现了新的中国渔政船,渔政33001。可见中日钓鱼岛争端,不仅没有缓和的迹象,反而有更加尖锐的趋势。
主持人:根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提出,政府可能允许在钓鱼岛举行对“尖阁诸岛遇难事件”的祭奠活动,似乎暗示日本政府将改变 “原则上禁止日本国民登陆钓鱼岛”的方针,这是否意味着日本还要出牌?
陈冰:日本还要出牌,是肯定的,但是否要通过进行举行“尖阁诸岛遇难事件”祭奠活动,还要观察,因为这涉及美国。我们知道,日本所谓的“尖阁诸岛遇难事件”,发生在1944年7月。在美军的进攻下,日本侵略者开始撤退,向台湾逃。最后撤逃的两艘船只,搭着200名日本人,从石垣港出发,准备逃往台湾。但是呢,这两艘船被美国的战斗机发现,进行攻击,两艘船在钓鱼岛附近被击沉,多数人死亡。现在日本想利用这件事,通过祭拜活动,登上钓鱼岛,从而改变不允许日本人登钓鱼岛的原则。祭拜亡灵,意味着翻案,不仅给中国一巴掌,也给美国一巴掌。美国能容忍吗?所以我觉得,日本敢不敢真去做,还有待观察。但是,日本破“不让国民登岛”的规矩,就是登上钓鱼岛,还有别的方式。“购买钓鱼岛”,目的就是要登钓鱼岛。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东京府,从私人手中买下钓鱼岛,就是想登岛,想去开发。所以中国对购买钓鱼岛不能掉以轻心。也许,日本还会搞别的东东,中国渔船出海要特别警惕,提防日本海监船动手肇事。
主持人:包括日本媒体在内,都在猜测中日围绕钓鱼岛争端,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大”,你认为呢?美国将会起什么作用?
陈冰:中日钓鱼岛争端,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拔河”。有的时候双方很紧张,很用力,有的时候双方都松口气,缓和一下,但要达到战争状态,我觉得不可能。因为中日双方,都付不起战争的代价,不会滑到极端状况。因日本“购买钓鱼岛”引起的这一波紧张,到目前为止,中国略占上风,不仅台湾的保钓船开到钓鱼岛,中国大陆的渔政船,也开始尝试经常性巡海,两岸在保钓原则上正在形成共识,就是民间和官方可以相互配合。中国略占上风,日本有点儿着急,于是美国就站到日本的拉拉队中了,以《美日安保条例》来助威,希望中日达成新的平衡。美国是不敢直接帮日本队拉绳子的,所以美国说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没有立场”。今后也是一样,美日虽然是盟国,但在钓鱼岛问题上会很谨慎,关键还看中国的胆略,既然钓鱼岛主权神圣不可侵犯,那中国就得设法从日本手中拿到实际操控权,用劲不一定猛,但要持续用劲。
主持人:中日之间还发生了“熊猫故事”,中国送给日本的熊猫“真真”,好不容易生下孩子,但仅仅活了几天就死亡了,同时也引起海外媒体的广泛报道,这是为什么?
陈冰:大熊猫,是中国特产,而且大熊猫的温和,让世界惊讶,根据记录,大熊猫伤人的事故,有史以来只发生过一次。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大熊猫的友善平和,是中国外交的象征,“大熊猫外交”也便成为中国化解争端的方式之一。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很尖锐的现在,上野动物园100多年来第一次自然交配生出的熊猫仔,很有可能成为化解中日紧张关系的媒介,但是很遗憾,他已经去世。他的去世,给人很多想象空间。有人说,如果石原,也就是鼓动起“购买钓鱼岛”的东京府知事,不嚷嚷把这熊猫仔命名为“尖尖”或“阁阁”,这孩子可能不会死;也有人说,看看,熊猫都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听说日本人要给他一个日本名字,他以死抗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在公开场合说,不管石原企图给中国熊猫起什么名,都改变不了这些熊猫属于中国的事实。同样,不管日本给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起什么样的名字,都不能改变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实际上,这个刚出世的熊猫仔,不会承担那么多的象征意义。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全球关注,只说明一个问题,中日关系很紧张,很难结出友善的果实。中日关系要有所好转,关键在日本民间,看看,那么多日本人在为熊猫之死而流眼泪,那么多日本民众期盼中日之间能自然生出“熊猫宝宝”,生出和平与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