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深圳特区报》(2011-02-28)
http://t1.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D4kiUkGtwpTcIyaubuLzm3SmJIrY8BKQ7lbvj4RCnV0yPckAAXw 顾客喃喃“这是我最后一次在米老鼠店吃饭”
“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老的忠言不仅是要人们吃上饭,而且要吃得体面,吃得心情愉快。在现代社会,酒楼、餐馆更是人们检视一个城市风情的“门帘”,是否诚信,是否厚道,是否友善,是否文明,吃一顿饭,便知城里飘着什么气味。
然而在深圳,有些酒楼、餐馆却在张开笑脸搞勒索。掀开门帘,人们看到的是“阴阳菜谱”——拿出低价菜谱让客人点菜,拿出高价菜单让客人结账。这是不折不扣的敲诈,因为餐饮业没有“退货”的可能性。
人们看到的是天价“开瓶费”——顾客自带的酒水,开个瓶盖要花数十元到数百元,甚至达到开瓶费比酒价还高的程度。这是对顾客权利的直接侵害。举手之劳都要收费赚钱,可见贪婪之心已到达极致。
还有让人眼睛一亮的“优惠券”——用完餐“奖赏”的代金券,几十上百元面值不等,诱惑你下次再来掏腰包。然而仔细一看,这些优惠券剥夺了你的自由选择权,上面布满陷阱,预设了很多条件,比如使用的时间、一次置换多少、截止期限等等。这是精心策划的骗局,与“钓鱼执法”一样恶劣之极,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只好无可奈何地自认倒霉。
短斤少两不用说是欺客行为,比这更黑的做法是给过期食品穿上“特价菜”光鲜外衣,不仅要赚你的钱,还要笑嘻嘻地危害你的健康。在一些酒楼,服务生笑容可掬地向客人推荐的“特价菜”,貌似物美价廉,实则在给人肠胃里倒病菌——那可是过期的连店员都不吃的废料做成的。对,还有久禁不止的“地沟油”——那是垃圾中的垃圾,可有商家就是敢把垃圾拣回来,硬往顾客的嘴里送。这简直比制造核销售三聚氰胺奶粉的行为还要丧心病狂!
一个现代化都市,对于这些恶劣现象绝不能姑息。一些外地人在深圳经历过几回“吃饭的郁闷”后,幽默地说品尝了一番“慝区滋味”。“慝”与“特”同音。《尔雅》把“慝”解释为“言隐匿其情以饰非”;《周礼》中的“慝”是“奸伪之恶也”;《国语》中的“慝”是坏人、恶人。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近乎消失的字眼,被人翻出来形容深圳,实在是一种耻辱。
但现实还得正视。如果酒楼、餐馆的这些恶行劣迹不除,“慝区”的诨名很可能会流行开来,玷污我们家园的声誉,影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不能再偷懒了,姑息的结果就是养奸。“阴阳菜谱”、“开瓶费”、“优惠券”、“特价菜”的大行其道,已经说明贪婪正把“深圳特区”往“深圳慝区”推,现在到了立刻惩治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