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想想“鲁宾逊”再做决定
(2010-12-08 23:56:08)
标签:
新西兰鲁宾逊漂流记搜救海事部门进行辽东运2033文化 |
分类: 中国评论 |
刊于《深圳特区报》(2010-12-07)
提要:辽宁渔民失踪近100天过去后,就一定能断定“搜救已经毫无意义”了吗?请想想《鲁宾逊漂流记》,那部世人皆知的小说的主人公,他在海上失踪后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
渔船“辽东运2033”第一次正式出海,再没回来。船上至少有8人,近100天过去后,家属们报案,希望相关的海事部门进行调查,对“生或死”有个明确结果。但是,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在推卸责任,要么以渔船是不合法的“黑船”为理,要么认为已超过72甚至120小时的关键期为由,拒绝进行调查。媒体的报道对失踪渔民的家属们“处处碰壁”的苦涩深表同情。
近100天过去后,就一定能断定“搜救已经毫无意义”了吗?请想想《鲁宾逊漂流记》,那部世人皆知的小说的主人公,他在海上失踪后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小说,但这部小说是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亲身经历为原型的。这位水手在大西洋中荒凉的安•菲南德岛上度过了4年零4个月,成了一个野人,甚至忘记了人类的语言,但他仍然活着。
请想想“鲁宾逊”,再做是否进行海事调查的决定好不好?我们常说人命关天,意味着不管他是否违法,不管他与自己有没有关系,拯救生命都是无条件的。渔民家属的要求真得不算过分,只是希望对“生与死”有一个结果。
海事部门以失踪超过72至120小时的搜救关键时期为理由,做出搜救无意义、搜救无法展开的结论,显然不让人满意。想想智利矿难,在矿工失踪10多天后,如果按“理论和技术上”的常规判断,那么地面上就该做出“搜救已好无意义”的判断而放弃营救,矿工们也许就永葬地下了。
其实就在海上,也传诵着奇迹。2006年墨西哥的三位捕猎鲨鱼的渔民,失踪后在太平洋上漂流了9个月,最终被台湾渔船搭救;2007年一条小船的主人理查德·范帕姆,在船损坏后海上漂流3个月,在距离哥斯达黎加海岸500公里的地方获救;2009年,两名缅甸男子在他们的渔船沉没后,在一个巨大的冰箱里漂流了25天,在澳大利亚和印尼之间的托雷斯海峡获救。
最新的海上奇迹是三位13、14岁的新西兰少年今年创造的。他们乘坐没有任何救生装置的铝制小艇出海了,新西兰救援中心接到失踪报告后,出动两架飞机进行寻找,搜救工作3天后终止,绝望的家人还为他们举行了追悼会。但是50天后,一艘渔船在离岸500英里的地方发现了他们,并将他们救了回来。这几位少年没有食物、没有饮用水、没有在海洋中导航的经验,靠吃生鸟肉、喝雨水和所能捕获的任何鱼类维持生命,奇迹般地挺过了漫长的海上漂流。
人的生存毅力常常超出人自身的想象,生命的奇迹总在发生。有关海事部门的负责人,请相信奇迹吧,不要轻言搜救无意义。辽宁的渔民失踪近百天的确很不祥,生还的希望渺茫,但在死未见尸前,最好还是抱着“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进行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