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六方会谈”议题 建东北亚安全机制

标签:
六方会谈东北亚地区天安舰军事联系中美大国责任杂谈 |
分类: 中国评论 |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访谈(2010-09-13)
http://a0.att.hudong.com/71/08/01200000000481118480882273871_s.jpg建东北亚安全机制" TITLE="拓“六方会谈”议题
主持人:现在我们马上连线资深评论员陈冰先生。陈先生,这两天朝鲜半岛局势似乎进一步缓和,韩国列出给朝鲜的物资援助清单,朝鲜则同意重新考虑让战争分离的家庭团聚,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博斯沃思访问韩国,商讨重启六方会谈问题,中美紧张关系也因为上周两位美国政府高官的低调访问而有所缓和。那么你认为“六方会谈”能在今年能恢复吗?
陈冰:主持人好。最近几天,朝鲜半岛局势,的确有从僵持转向缓和的迹象。像你刚刚列举的,韩国、朝鲜、美国、中国四个国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都有“向前迈步”的意愿。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涉事各方都不再提“天安舰”三个字了,要么讲“六方会谈”,要么提援助、家庭团聚。这也说明,中国政府提出的尽快翻过“天安舰”争端这一页的倡议,开始被各方接受。但是,各方的信任感还没有建立起来,朝鲜要求美国先承认他的独立国家地位、再谈半岛无核化的要求,并没有得到美国的回应;而美国对朝鲜所说的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也表示怀疑,希望看到朝鲜有“切实的、看得见”的行动。我们感到比较好的迹象是,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朝韩关系也有所缓和,特别是李明博政府要为朝鲜的灾民提供粮食和水泥等物资援助,朝鲜也答应恢复南北两地的家庭团聚。还有一个因素是,朝鲜目前面临政权接班问题,希望国内稳定,不想发生意外,表现得比较谨慎,甚至说是安静。也可以这么说,涉事各方都觉得该坐下来谈了,但从哪里起步,还没有取得一致。所以现在“六方会谈”的各方,都在相互打量,彼此猜度,关系非常微妙,但谁也不想先打出自己的牌。
主持人:这是不是说,今年恢复“六方会谈”的可能性比较小?
陈冰:尽管六方会谈是为解决朝鲜半岛无核化而设立的机制,但要真正恢复会谈,六方之间应该没有什么障碍。这里不仅是说对半岛无核化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同时各方之间也不应该有别的冲突。好比两个邻居家,因为修房子在地皮上发生了矛盾,现在地皮问题达成和解了,但两家的妻子还在为别的事,比如为孩子的事闹别扭,那么这两家要共同修房子恐怕很难。六方会谈的各方,虽然都认为该恢复谈判了,但中日之间因为钓鱼岛捕鱼事件而引起的外交争端在升级,中国和美韩之间就黄海军演,仍在明争暗斗之中。所以要恢复“六方会谈”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排除各种障碍,让六方都有个好心情,才会谈起来。要是尽快恢复谈判,日本要无条件释放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扣留的中国渔民、渔船,美韩要在南海军演上做出让中国不生气的选择,当然中国也要进一步劝说朝鲜有真正的
主持人:难道说就没有什么好办法,好出口,来恢复“六方会谈”?
陈冰:也不是说没有,关键在于是否能扩展“六方会谈”的议题,能否把“六方会谈”作为协调东北亚安全的机制来看待。我们知道,“六方会谈”机制是由中国倡导设置的、专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但经过天安舰事件的发生及后续故事,美日在普天间机场搬迁上的冲突,美韩军演带给东北亚地区的不安,俄国远东开发战略给东北亚和平带来的新挑战。各国都已经意识到,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和平,不仅仅是一个朝鲜半岛核问题。即便这个问题能解决,东北亚的安全与稳定也不能说是一劳永逸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问题会更复杂。目前一个拓展“六方会谈”功能的很好的机会,假如中国和美国共同用力,把“六方会谈”升级为协调和解决东北亚地区各种问题的一个机构,或许“六方会谈”很快就可以谈起来。“六方会谈”中的六方,正好是东北亚地区的六个涉事方。
主持人:你的意见是,中美两国应率先负起大国责任,为拓展“六方会谈”的功能做出努力?
陈冰:是的。六方会谈今年本身可以恢复起来的,但美韩军演引起的“天安舰”事故延迟了谈判的恢复,而天安舰事故又加剧了中国和美、韩、日之间的海上对峙。东海、黄海军演是一部分,而目前中日之间的钓鱼岛捕鱼争端是另一部分。但对峙对哪一方都没有好处,无助于解决问题。美国政府的两位高官上周访问了中国,除了邀请胡锦涛主席访美,还显示出中美恢复军事联系的可能性。我想,中美在恢复军事联系的讨论中,可以同时讨论扩展“六方会谈”功能的可能性。只要中美达成共识,那么就可以逐渐说服其它四方接受,共同建构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格局和联系机制。这样,即便朝鲜核问题难以推进,六方会谈不会被中断,还可以协调解决其它安全问题,比如化解海上争端,加强六方军事联系,削弱朝鲜核武器研发在东北亚地区安全上的重要性,预防东北亚各国展开军备竞赛。中美两国关系稳固,扩大合作和交流领域,才会使东北亚地区和世界更加和平稳定。拓展“六方会谈”功能,也许是扩大合作领域的首选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