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用军演发泄核郁闷

标签:
军事核武器军演劳埃德银行伊朗美国核制裁陷阱 |
分类: 国际评论 |
主持人:我们再来连线资深评论员陈冰先生。陈先生,伊朗的军事演习为何如此高调?
陈冰:,主持人好。伊朗的军事演习,与其说是宣示,不如说是倾诉;与其说是高调展示导弹技术,不如说是大声发泄核郁闷。
伊朗的军演,本来是惯例性的。这个惯例是从2006年起开始形成的,每年夏季都要进行军事演习。但是今年提前了,而且很高调,展示了很多新武器,包括射程在2000公里以上的国产导弹,号称“具有隐身能力且战斗力惊人”的超高速战舰。伊朗宣称,海陆空大演习,将显示伊朗有足够的军事准备,来应对美国和以色列的袭击。不过,美国只是偷偷一笑,说伊朗在虚张声势。美国副总统拜登昨天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同意对伊朗进行核制裁,制裁措施将在4月底、5月初出台,这才是美国最高兴的事。伊朗的军事演习,是国际核制裁压力下的一种发泄,在发泄被孤立、被制裁的郁闷。
主持人:这是不是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压力已经在发挥作用?美国不会对伊朗开战?
陈冰:是的,不管美国的制裁措施究竟怎样,但这一策略显然是有效的,在发挥作用,都让伊朗急的发射导弹,提前军演了。美国不会向伊朗开战,以色列也不会冒然行动,而伊朗却正向美国布设的陷阱走去。
主持人:美国为伊朗布设了陷阱?这是怎么回事?
陈冰:在过去,美国遏制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策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军事打击作为威胁,用经济制裁作为胁迫,来逼伊朗就范;二是通过幕后运作,促成伊朗内部分裂,扶持反对派力量,以不流血的天鹅绒革命,把强硬的反美政权赶下台。这两种策略本身是矛盾的,导致的结果是伊朗政权更加稳固,拥有核武器才能保证国家安全成了全民共识。现在,美国开始调整对伊朗的政策,设下陷阱,让伊朗往里面钻。这个陷阱是怎样布设的呢?就是增加伊朗制造核武器的成本,让伊朗最后难以支撑巨额成本而自动放弃。那么如何增加成本呢?就是通过连环制裁,让伊朗国内外直接和间接的、与核研发有关的机构,比如银行、石油公司、运输公司等,先列入非法行列,然后以违法而予以巨额罚款,迫使这些机构不敢与伊朗做生意。伊朗要是相应地伊朗研发核武器的成本就提高了。
主持人:能不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陷阱究竟有多深?
陈冰:好,2007年美国单方面制裁伊朗,把伊朗的国有银行赛帕银行列入制裁名单,说赛帕在为伊朗核武器研发提供金融支持。之后伊朗的另外两家国有银行又被列入制裁名单,而这两家银行与英国的劳埃德银行和瑞士瑞信银行有业务往来,于是美国以“帮助伊朗逃脱制裁”而指控这两家西方银行,最后以缴纳巨额罚款而了结争端,劳埃德银行缴纳罚款2亿多美元,瑞信银行缴纳罚款5亿多美元。这实际上在做金融领域的“外科手术”,使得与伊朗做生意的海外银行的风险大大提高。伊朗还想与这些银行、石油公司、运输公司做生意吗?当然想。但伊朗得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来降低海外企业的风险,这样伊朗研发核武器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你越想要核武器,成本就越大,可能得填进去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拖垮伊朗的经济。最近,美国政府发布统计文件,说有41家外国公司在与伊朗做生意,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韩国大宇航运公司、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等等,这显然有敲警钟的意味。
主持人: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美国的制裁不仅要制裁伊朗的军队和核研发项目,还要制裁伊朗的金融、能源、运输业。假如即将推出的制裁方案中,不能如美国所愿,是不是意味着美国的陷阱就布设不成了?
陈冰:美国早已知道,联合国最后通过的制裁方案会大大稀释,不会如美国之愿。但美国为什么仍然这么执着地咬制裁伊朗呢?就是在陷阱之外还留了一手。这一手就是要努力把伊朗的核武器时间表的指针拉住,让它走得更慢些,从而争取时间,在中东地区建立导弹防御体系和核保护伞。对伊朗实施制裁,可能难以阻止伊朗最终拥有核武器,但会延缓这一进程。这样美国就争取到时间,在卡塔尔、阿联酋、巴林和科威特四国部署导弹防御体系。伊朗的这次军演,实际上帮助了美国,能够让美国更有力地向中东国家兜售“爱国者”导弹。而奥巴马总统要实现其无核世界理想,阻止中东国家发展核武器,必须像对待日本一样给这些国家提供核保护伞。所以美国的另一个长远之计是,让伊朗花大气力制造核武器,但造出来后却无用武之地,只能放在自己的仓库里。
主持人:这是不是说,美国已准备好与有核武器的伊朗共存?
陈冰:我想,是这样。对于伊朗核武器,美国要么采用军事行动,打掉伊朗的核设施,要么等待伊朗拥有核武器,与之共存。要是开战,不仅支付不起战争开支,而且会加快伊朗拥有核武器的时间表,促成伊朗政权稳定和国内团结。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最近承认,美国没有阻止伊朗成为核国家的有效措施,那么就力争拖延时间,让美国在中东部署好安全防务体系后,再让伊朗拥有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