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望小学修漂亮点没什么不好

(2009-08-30 00:44:32)
标签:

希望小学

中国海外集团

校舍

购买电脑

希望工程

贫困地区

杂谈

分类: 随笔杂感

北依大山,面朝长江,原汁原味的瑞士古典建筑,欧洲童话故事中的场景再现……要是外国人看到中国到处都是这样的学校,他们一定会翘起大拇指说,“这个国家好文明,好有远见”。

但是,这样的小学在中国实在太少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三峡希望小学一经亮相,就招来很多人的批评:如此豪华的希望小学,不适合国情,也违背了“希望工程”的初衷。还有人算账,通常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只需要20万元,而三峡希望小学的总投入约350万元,这笔费用足够捐建17个希望小学。

批评者们当然是心怀好意,但头脑中“希望小学就是平民小学”的观念也显露无遗。不错,建希望小学的地方,多是贫困地区,有人援建个学校,让孩子们读书就不错了。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假若有更多中国海外集团一样的企业,愿意建设“中国最美丽的希望小学”,我们难道不拍手称快吗?

想起几年前的一场争论:不少人对接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购买电脑不理解,认为那是对资助者的不敬,是生活腐化、品格堕落的表现,这样的大学生不应该受资助。其实,到了现代社会,电脑对大学生以及绝大多数脑力劳动者来说,就像过去的笔和纸一样,是必备的工具。说受资助的大学生不该购买电脑的人,心愿都很良善,但观念却落伍了。

对于希望小学也一样,节俭当然应该提倡,但希望小学不等同于平民小学,不等同于凑合着念书的地方。那些认为希望小学就该简陋的人,头脑中实际上潜伏着另一种观念:欧式建筑、流性线条、宽大玻璃窗、环保黑板、标准课桌……这样环境优美的学校似乎只有富家子弟和城里人才可享用,让贫困山区的农村孩子来使用,有点不协调,是“荣誉性的浪费”。要是把话说得更直白一些,持这种观点的人有阶层歧视倾向。

再回想一下汶川大地震中的校舍,不少震塌的学校都是因建设资金捉襟见肘,不能按照高标准建设校舍,结果让不少山村儿童失去了生命。笔者曾采访过深圳市在四川阿坝州援建的四所希望学校,投资都是远高于20万元,结果四所学校在地震中无一倒塌,只有震区中央的一所学校墙体出现裂缝。在校舍建设上多花点钱,的确有百利而无一害,只要不出现贪腐现象。

我们需要更新对“希望小学”的概念。希望小学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的,但同样是投资于长远的未来,而不是短期行为,不是临时性的权宜之计。一所现在投资援建的希望学校,假若在数十年后仍存在,仍在教书育人,是不是更符合“希望工程”的终极目标?假如更多的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三峡希望小学一样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设施,是不是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潜能,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

“建最好的学校给山里的孩子们”,中国海外集团的捐建希望小学的愿望让人心感温暖。现在城里人的生活标准都在提高,吃的、穿的、住的、行的、玩的,样样都在提价,那么我们对“希望小学”的援建标准,是不是也该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