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圳《晶报》写的社论(2009-08-04)
提要:仅仅集纳国内和世界名景,或者把欧式建筑搬来,有可能成为国内旅游胜地,却很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
国家旅游局与深圳市已签署旅游合作框架,全面支持深圳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这对深圳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致力于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在旅游业发展上,深圳已具有较好的基础。创新色彩较强的人造景观,便利的交通,出入境集散地的地缘优势,经济的活跃和商务的频繁,都为发展旅游休闲业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去年,深圳旅游业总收入518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可见具有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潜力。
如何把深圳建设成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呢?遍览世界游客云集的旅游城市,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独特性。无论是文化景点还是自然景观,人们之所以到这里而不去那里,是因为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所以纷纭而来“猎奇揽胜”。国内外诸多旅游胜地,都是以自然景观的唯一性和人文特色的地域性而享誉天下。即便没有多少文化积淀的美国沙漠之城凤凰城,也以独具风情的大峡谷和集中浓缩的牛仔文化,吸引全球各地的游客。
深圳旅游业的独特性,集中于“中国”、“滨海”、“现代城市”等几个关键词上。要是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或者让路经这里的各界人士多停留几天休闲、度假,能够开发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突出滨海风情、兼具现代都市风格的旅游景点,是至关重要的。仅仅集纳国内和世界名景,或者把欧式建筑搬来,有可能成为国内旅游胜地,却很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如何在景观上突出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能否吸引国际眼球的关键,也是持续展示城市魅力的法宝。
别出心裁地向外推介深圳的迷人之处,也很重要。客观地讲,深圳在国内可谓赫赫有名,但在国际上并不怎么耀眼,其声誉更多地集中于经济改革的成就,在旅游上近乎无名。所以在推介旅游资源方面需要另辟蹊径,靠电视广告和旅游小册子,似乎都不能把人们吸引过来。但是,如果在刚刚开业的东部华侨城拍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那么随着电影在全球的传播,世界各地的人很可能到拍摄现场参观游览。一部《魂断蓝桥》,让伦敦不怎么样的滑铁卢大桥成为名胜;一部《哈利·波特》,也让英格兰北部默默无闻的安尼克城堡名声大噪。深圳的许多旅游景地,没有太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承载,只能以非凡的创意向外推介。
不过在旅游服务上,深圳又要非常注重国际服务标准。无论是路牌标识,还是酒店服务,以及交通运输、导游素养,都需要以国际社会共同接受的价值和原则行事。比如,你不能把游客带到“关系店”里购买伪劣商品,游客因你的过失而遭遇麻烦时必须加倍赔偿,还要提供即时的外币兑换服务。人们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在服务细节上做到国际化,做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觉得不陌生,才能积累城市的服务声誉,让游客成为你免费的宣传员。
把深圳建成国际滨海旅游城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只要在“地域化特色、国际服务标准”上持续不断地下功夫,就可能梦想成真。
加载中,请稍候......